快訊

不斷更新/高雄、屏東宣布了!輕颱丹娜絲來勢洶洶 全台6日颱風假資訊一覽

暴雨狂下一片紅紫!丹娜絲颱風進逼 風雨時程曝光全台有感

中職/史詩紀錄!悍將單局13分史上第4次 第一隊非首局寫紀錄

公廁坐式馬桶不夠多? 北捷挨批標準「一市兩制」

北捷2011年起既有車站廁所擴充及改建,坐式馬桶數均已高於蹲式馬桶,但保留蹲式不少於1座的原則。記者邱書昱/攝影
北捷2011年起既有車站廁所擴充及改建,坐式馬桶數均已高於蹲式馬桶,但保留蹲式不少於1座的原則。記者邱書昱/攝影

長者使用蹲式馬桶如廁意外頻傳,北市議員卻現公廁主力的捷運站「一市兩制」標準,新建坐蹲式廁間比2:1,早期車站卻沿用過時設計,質疑市府面對超高齡化社會的反應遲緩且缺乏遠見。北捷說,改建盡可能增加坐式馬桶。

議員侯漢廷發現,北市府訂定新車站坐蹲式廁間比應為2:1的友善規範,但占路網多數的既有車站未導入,連自1999年推動迄今的「初期路網廁所更新工程」,文湖線24站僅忠孝復興站符合新標準。他更接獲民眾陳情,雙連、圓山等人潮密集站點,女廁竟只設1間坐式馬桶。

侯漢廷說,不只在捷運系統,市場處管轄的台北地下街6處男廁,坐式馬桶掛零,公園處所轄的部分公園公廁也普遍存在設施老舊、坐式馬桶數量不足的問題。北市是國際門面,公廁品質是衡量城市進步的文明指標,坐式馬桶早已是先進國家的標準配備,主責3個局處無長遠的改善計畫,他要求優先將比例提升至60%以上。

台北捷運公司回應,廁所蹲坐式馬桶應設置比例,目前無相關法令規定。內政部最新頒訂2010年版公共建築物衛生設備設計手冊,建議坐蹲式廁間比2:3;捷運局規畫手冊是提供各設計顧問公司興建新路線捷運車站依據,2006年至2018年版本建議1:1,2019年後則是2:1。

北捷說,考量使用衛生習慣,捷運早期通車啟用車站的廁所原始設計以蹲式馬桶為主,包含文湖線木柵段的廁所2006年改造,當時意見及需求仍傾向蹲式馬桶;2011年起既有車站廁所擴充及改建,坐式馬桶數均已高於蹲式馬桶,但保留蹲式不少於1座的原則。

北捷表示,對於早期車站的蹲式馬桶改設坐式馬桶,將就廁所空間配置、排水管線、地面高程及結構條件等評估可行改善方案,並於廁所更新改建時,盡可能增加坐式馬桶。

市場處解釋,台北地下街所屬6間男廁皆有設置無障礙廁間,無障礙廁間內即已附設坐式馬桶供民眾使用。考量現有蹲式馬桶改為坐式馬桶尚需設計規畫及籌措經費,市場處已請受託維管的保證責任台北市台北地下街場地利用合作社增設坐式馬桶,將持續追蹤。

公園處指出,公廁新文化是北市近年政策,推出公廁2.0計畫,陸續汰換公園內流動廁所為景觀公廁,廁間考量通用設計原則,兼具高齡化、親子、性別友善及無障礙使用,目前已改建34座,年底前會完成7座固定廁所及1座特色廁所改建,並逐年編列預算改建。

馬桶 廁所 台北捷運

延伸閱讀

增坐式馬桶遭解讀蹲式全拆 環境部澄清

郭昱晴遭諷紅老師 侯漢廷:為何不要求老公高喊「滅共匪」?

沈伯洋將告傅崐萁 國民黨花蓮黨部:歡迎到法院交代清楚

悠遊卡鎖卡亂象十年未解惹怨 北市府諾朝「便利解卡」研議

相關新聞

澎湖珊瑚礁慘狀曝光!全被棘冠海星吸到白化 志工怒轟政府怠惰無知

澎湖縣七美島海域遭棘冠海星大量繁殖入侵,造成珊瑚礁大面積遭啃食,近日地方民眾及潛水愛好者皆投入移除行動,已稍微控制,但海...

「史努比鴨」也防颱 宜蘭童玩節消風固定午後躲颱風

宜蘭童玩節今天開幕,吸引上萬人湧入,園區內最吸睛的熱點「史努比鴨」有不少人打卡拍照,不過因午後風勢增強,主辦單位作好防颱...

丹娜絲來襲 離島疏運放大機型與加開航班

受丹娜絲颱風影響,明日空運國內線多數取消,華航與台灣虎航國際線則有部分異動,交通部民用航空局今日啟動防颱應變機制,除要求...

台南新化美術協會會員聯展登場 展出61件創作

台南市新化美術協會今天在楊逵紀念館舉辦會員聯展,39名會員共展出禪繞畫、水墨、書法、油畫、攝影等61幅作品,展期到26日...

狼醫事件頻傳 醫務管理學會籲:速推「狼醫平台」 刻不容緩

近期「狼醫事件」頻傳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建立符合法治精神的「醫事人員查詢平台」刻不容緩,...

不滿遊覽車強制裝駕駛身分識別設備 工會擬7月9日包圍交通部

為了防止遊覽車駕駛過勞,明年元旦起交通部要求全台約1.4萬輛遊覽車全面裝設「駕駛身分識別設備」,每輛車最高可獲2000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