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之島」奪北影三獎 導演落淚:對阿公阿嬤的交代

耗費二十年拍攝、記錄樂生院保留運動血淚歷程的紀錄片「大風之島」,在台北電影節奪得最佳剪輯、最佳紀錄片與百萬首獎三項大獎。導演許雅婷在台上數度哽咽落淚,訴說陪伴樂生院民走過迫遷、抗爭與重建的漫長歲月。樂生保留自救會與青年樂生聯盟也發聲祝賀:「是啦,是該哭的。」
許雅婷自2005年起投入拍攝,總計投注超過20年青春與毅力。她說,每次重返樂生院都發現景象不同、心境也不同,「這部作品,是我對阿公阿嬤,也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許雅婷在台上說到激動處數度落淚,場邊的樂生支持者、院民與觀眾也紅了眼眶,「今天是我第一次,能帶爸爸媽媽一起來看這些前輩的故事。」
首映當天,全場觀眾隨著畫面低泣。自救會成員在院區向無法出席的長者轉述此情此景,91歲高齡的自救會會長李添培陷入沈思,想起一路走來的艱辛與逝去的戰友,感慨落淚說:「是啦,是該哭的。」
片中記錄的不只是歷史,更是創傷與希望交織的療癒之路。樂生保留自救會指出,「大風之島」忠實呈現院民與支持者長年推動完整重建的過程,特別是2022年被迫清空的「蓬萊舍」場景格外令人鼻酸。該空間曾是院民與學生舉行會議、接待訪客的核心地點,卻在「依法行政」名義下消失。
「堅若磐石的骨董量體內,曾經滿是十八年來樂生運動從草根發散到國際的記憶。」藝術家張蒼松曾如此形容蓬萊舍。如今,樂生重建工程仍充滿變數,原本已獲國發會協調會同意的「大平台」方案,也因捷運局堅持設置「陸橋」再度生變,重演官僚與民間對抗的歷史。
導演許雅婷感謝一路以來給予信任的「樂親」們,也提及2017年後的重要會議常被禁止拍攝,唯有幾次在取得許可下得以留下關鍵影像,「這是極大的信任,也是一種責任。」她說,過程中還需兼顧家庭育兒,許多畫面是在騎著機車、淋著雨中拍下,雖辛苦卻無怨。
「大風之島」是記錄片,更是一場與遺忘對抗的行動。樂生保留自救會與青年樂生聯盟強調,這部作品不只是對歷史的見證,更承載著推動轉型正義、實現人權尊嚴的信念。聲明中寫道:「讓『不存在的選項』存在,永遠是困難且辛苦的事;但只要有人記得,就有希望繼續走下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