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嬰兒腸病毒釀6死 恐流行至8月

今年累計九例腸病毒重症,為六年同期最高,造成六死,均為新生兒,其中五名寶寶死於伊科病毒十一型重症。為降低新生兒感染率,疾管署邀請專家研議對策,修訂「新生兒腸病毒臨床處置建議」,授乳母親若疑似感染腸病毒,應考慮暫緩哺餵母乳。
上周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六七七二人次,與前一周(六八七七人次)差不多,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雖然腸病毒疫情高峰係在六月中旬,但流行期恐持續至八月,提醒家長與醫療照護機構提高警覺。
母親疑似感染 建議暫緩哺乳
近四周疾管署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伊科病毒十一型為多,以致新生兒重症發生率高居不下。今年九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六例死亡個案),八例感染伊科病毒十一型,一例感染克沙奇B五型;至於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累計六例,五例死亡,均感染伊科病毒十一型。
二○一八年五月至七月我國爆發一波伊科病毒十一型流行,當時造成七名新生兒重症,其中、六人死亡。今年情況類似,社區腸病毒以伊科病毒十一型為多,好發於新生兒,一旦感染,恐引發家庭憾事。
為強化臨床應對,疾管署日前修訂「新生兒腸病毒臨床處置建議」,四大重點為加強孕婦生產前防護、早期監測新生兒肝指數與凝血功能異常、納入電解質失衡與腎上腺出血判斷依據,以及授乳母親若疑似感染,建議暫緩餵哺,並與醫師討論。
在性傳染疾病上,國內愛滋病毒、淋病等疫情持續下降,但梅毒卻連四年上升,而十三至廿四歲族群為近年唯一感染人數持續上升年齡層,去年一七七三例,與前年相較,上升近兩成;今年前六月梅毒新增四九一二例,十三至廿四歲族群即多達九五六例,跟去年同期相比,成長逾一成。
梅毒感染升 年輕族群免費篩
為了降低年輕族群梅毒感染風險,疾管署慢性傳染病組副組長詹珮君指出,即日起,全國十三家醫院提供「性病匿名諮詢」,而學生或廿日歲以下民眾則有免費梅毒快篩服務,卅分鐘內就可得知檢驗結果,初篩陽性者首次就醫,可免部分負擔及掛號費。
十三家醫院分別為台北市聯醫昆明院區、北榮、部立桃園醫院、林口長庚、新竹馬偕、中榮、中山附醫、成大、奇美、高榮、高醫中和醫院、高市民生醫院、高醫岡山醫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