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寶可夢中心開賣「Pokemon Sleep」睡眠寶可夢新品!卡比獸模型可愛必搶

手背瘀青、腿部浮腫!川普罹「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白宮證實

賴清德不來、韓國瑜來!周六率大軍到花蓮大型宣講助陣傅崐萁

藍色公路5新航線2個月內啟航 交部規畫打造觀光示範船

藍色公路5大新航線啟航,搭船遊花蓮、離島跳島免轉機。記者甘芝萁/攝影
藍色公路5大新航線啟航,搭船遊花蓮、離島跳島免轉機。記者甘芝萁/攝影

為了推海上觀光,交通部航港局昨宣布有五條新航線將啟航,包含三條限定試辦航班、二條固定航線,其中外界最關注的基隆至日本石垣島,預計九月中開航。交通部還規畫構建藍色公路海洋觀光示範船,造價成本估計可能會超過澎湖輪的造價廿七點八億元,最快二○二九年底完成建造。

不過台灣國際郵輪協會理事兼常務顧問呂江泉認為,台灣的船都是交通船,以運輸為目的,旅客登船就是要前往目的地,不是在船上觀光娛樂,沒有合適的硬體船,當然海洋觀光推不動,這也導致政府喊推動藍色公路多年,一直沒有具體成效。

呂江泉表示,雖然進展緩慢,但仍樂見政府意識到台灣海洋觀光的資源應大力推廣,試圖打造一艘專屬台灣海洋遊憩的觀光船。

航港局指出,限定航班將於七月底至九月中陸續啟航,包括基隆至花蓮、布袋至澎湖、金門、基隆至澎湖、台南安平至澎湖馬公,以及基隆至日本石垣島等。

旅遊業者透露,因適逢暑假,這次限定航班航路又很特別,市場反應不錯,以基隆至日本石垣島為例,目前已有五家台灣旅行社代銷船票。

交通部長陳世凱說,台灣是海島國家,透過搭船旅行,從海上看台灣,用不同角度重新認識這片土地,是「藍色公路」想帶給大家的體驗,另也將規畫購建一艘全國性的藍色公路觀光船舶,除了用於觀光,緊急時也能作為花東的交通生命線。

航港局船舶組長劉嘉洪證實,規畫打造一艘約舖位三百席、座位二百席,還有寬敞活動空間的交通觀光船,屆時夏季可規畫多元的藍色公路航線,冬季支援馬祖離島疏運,或緊急備援船隻使用。未來得標業者營運期約十五到廿年。

至於為何選擇自建?劉嘉洪說,這種交通觀光船因為目的與航線屬性都還沒有確認,如果現貨市場的客船去改,可能不符合需求,也很難找到五年內新船。航港局長葉協隆則說,示範船噸位八千噸,計畫九月報到交通部,再送行政院,船隻將在日本打造,預計最快二○二九年底完成建造。

郵輪 花蓮 石垣島 澎湖 基隆

延伸閱讀

前澎湖議員陳慧玲夫婦涉貪遭起訴移審 2人各100萬元交保

澎湖新增3條藍色公路新航線 至台南、金門、基隆有新選擇

基隆罷免林沛祥門檻出爐 同意票要破7萬5995票且多於不同意票

萌貓來了!澎湖虎井嶼周末起變身打卡互動樂園

相關新聞

薇帕颱風凌晨2時生成 今明最接近台灣 路徑不排除北偏

中央氣象署發布颱風生成訊息,原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TD09),於今天凌晨2時發展為輕度颱風,為今年第6號颱...

薇帕颱風「很壯觀」 路徑往北微調 吳聖宇:海上警報擦邊颱

薇帕颱風今天凌晨2時形成。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今天在臉書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表示,雲圖外觀看起來很壯觀,夾帶豐...

季風氣流即將到達 鄭明典:近年少見的強度

季風氣流即將到達。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表示,這股季風氣流強度不弱,尺度大、影響時間長。主要由東南風來,所以台灣東半...

薇帕颱風外圍環流寬廣 西半部1原因能平安渡過 宜花東、恆春防3天大雨

薇帕颱風今天凌晨2時生成,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依照最新的預報,薇帕颱風直撲台灣的機率很低,但颱風從巴...

薇帕颱風水氣將移入 下周熱帶系統侵台機率50% 吳德榮:具嚴重威脅

輕度颱風薇帕今晨2時成形,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今天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洩天機教室」專欄表示,下午起...

從垂涎欲滴到鄉愁敲門 社群飲食浪潮大翻轉

2023年當英國文藝電影《日麗》(Aftersun)席捲影展和好評時,美國飲食媒體Eater上刊出了一篇由特約作者Jaya Saxena撰寫了〈在食物IG上永遠日光閃亮〉(It always sunny on food Instagram)一文,從電影美學中令人著迷的日光漏影講到食物照片中的光線美學轉變:過去流行的是柔和的光線,但現在接近清晨或黃昏斜斜的光線也行得通了!特定光線效果帶來飽和濃烈的色彩,讓醬汁閃亮,「這種風格已經被許多餐廳、知名主廚、部落客採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