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台大單孔機械人手術首例挑戰直腸癌

台大醫院昨天正式成立「機器人及創新手術中心」,宣布進入「單孔機械人手術」新紀元,下刀傷口從原本四個孔剩下一個孔,院長余忠仁樂觀地表示,未來AI手術機器人將擁有自主開刀能力,成為外科醫師強大助手。
余忠仁說,現行機器人手術具有傷口小、恢復快、精準度高等優點,另可保存大量資訊,有助後端技術累計與開發。進化至單孔手臂後,提供更佳的視野,操控更為靈活,且精準度更高,傷口更小。
台大將於下周啟用單孔機械人手術系統,首例挑戰直腸癌,由該院機器人手術小組主席、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執刀,他表示,單孔機械人手術適用於空間較為狹窄的組織,例如,口腔、脊椎、直腸等,再者,患者如果擔憂傷口太大,影響外觀,也可在醫師評估下,考慮此最新外科手術。
機械手臂手術系統再進化,配合高畫質內視鏡頭,螢幕有如電競場景,對於年輕世代醫師來說,操作單孔機械手臂系統,宛如打電玩,容易上手。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表示,該院單孔機械手臂臨床試驗已執行一年,這將是未來外科醫師培養的重要里程碑。
台大醫院二○一一年引進機器人手臂,隔年正式運用於臨床微創手術,迄今共配置八套孔型Xi系統,吳明賢表示,該院跨科別組成「機器人小組」,持續推廣機器人手術團隊教育訓練,目前已有一一八名院內醫師、一一三位護理師取得認證。在執行科別上,以泌尿科(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癌)占比最高,其次為婦科,耳鼻喉科、心臟外科,至二○二五年七月底,累積九千多名病患。
在AI機械人手臂輔助下,大幅提升醫師的開刀能力,梁金銅表示,一般機器人手術需打四個孔進至人體,但單孔機械手臂手術系統則縮成一個傷口,侵入性更低,提升安全性,降低感染風險,減少術後照護時間。
▪️整理包/颱風假放不放?楊柳撲台來勢洶洶 13日停班課區域一覽
▪️楊柳颱風走到哪裡了?看颱風最新動態、即時路徑 5平台吸眾人緊盯報現況
▪️南部風雨即將增強 颱風論壇:山脈再也屏障不了 午後是真正的颱風天
▪️侵台颱楊柳太凶猛 登陸點附近及北側測到15級陣風
▪️楊柳颱風下午1時登陸台東太麻里 傍晚出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