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期癌無喉抗癌20年!與妻爭執「毋是按呢」 意外打通食道語任督二脈

台中沙鹿71歲紀男於20年前確診下咽癌第4期,切除全喉,失去聲帶,他成為無喉抗癌鬥士。他今天分享,他堅持學習食道語,術後第10年,他在與妻子爭論手機設定時,情急連說三次台語「毋是按呢」,從此打通任督二脈,如今能流利地用食道語與人溝通,國台語切換自如。
台中榮總耳鼻喉頭頸部今攜手中華民國無喉者復聲協會、惠康基金會舉辦「無喉者言語重建」愛你愛我成果分享會,現場集結150名無喉病友、家屬、醫療團隊,14名無喉病友組成「無聲之音合唱團」用他們苦練多年的食道語獻唱,感重力全場。
台中榮總說明,無喉者因頭頸癌等因素接受全喉切除手術,台灣每年約新增200例。病友術後須透過食道語或助講器等方式重新學習發聲,過程漫長且困難,估計僅有25%病友能堅持下去。
作為復健班前班長的紀男分享,他起初學習食道語長達兩年毫無進展,加上考量癌症5年存活率,一度擔心自己辛苦學習會「無彩工」(白費工夫),幸好在主治醫師王景平與太太的鼓勵下,他才堅持下來。他笑說,那次與妻子爭執後的「開竅」,讓他掌握了腹式呼吸法,有效延長句子,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紀男表示,他術後學習食道語前2年進度緩慢,加上考量5年存活率,一度擔心辛苦學習會「無彩工」。還好主治醫師王景平與妻子鼓勵他,他才堅持下來。
他笑稱,食道語缺點就是沒辦法說長句,那次與妻子爭執後的「開竅」,讓他掌握了腹式呼吸法,有效延長句子,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紀男分享,最重要的是溝通零距離,才不會讓生活越來越封閉,影響身心健康。無喉言語復健班、無喉者復聲協會及醫療團隊的協助、家人的支持是最強力的後盾。
台中榮總耳鼻喉頭頸部主任劉時安說,言語重建是重建病友的尊嚴、自信與生活品質。台中榮總是中華民國無喉復聲協會中區分班據點,成立35年,每年北、中、南據點辦活動,齊聚病友相互支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