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工失能率逾本勞3.49倍 勞團籲專案勞檢中小企業
台灣目前有約47萬製造業移工,根據勞動部2019年統計,本國籍勞工千人失能率為0.14,移工高達0.489,為本籍工人的3.49倍。勞工團體日認為,隱形職災難認定導致移工受苦黑數多,勞動部應針對移工比率高的中小企業進行專案勞動檢查,勞檢也應允許申訴工人以及委任團體、律師陪同,確保檢查過程公開透明,杜絕舞弊。
台灣移工聯盟(MENT)、印尼移工團體SEBIMA(台灣生產製造工會籌備會)、GANAS(印尼勞工團結組織)等今天齊聚勞動部門口,揭露大量中小企業中移工面臨的糟糕處境,在場團體一致訴求勞動部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專案勞動檢查,主動要求這些存在安全風險的工廠進行安全設備升級,也批評現行勞動檢查流於表面形式,迫切需要以勞工視角改革職災認定及檢查制度。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專員張郁表示,目前台灣有47萬製造業移工,大多聚集於台灣人不願從事的危險、困難、骯髒、低賤等行業,即使在有大量本地勞工的工廠中,危險、重勞力的分工也往往被推給移工承擔,大量的健康與安全風險逐漸在此過程中向移工轉移。
張郁指出,製造業中移工最多的前5大行業,除了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因為移工佔比人數較低,其他移工人數占比較高的行業,其失能傷害頻率和失能傷害嚴重率都超過製造業平均水平。根據勞動部2019年數據顯示,本國籍勞工千人失能率為0.14,而移工竟高達0.489,是本國籍工人的3.49倍,如此誇張的差異也更表明,移工所處的工作環境,其勞動條件之惡劣程度遠甚於本地勞工。
張郁進一步說明,許多移工是在50人以下的小型企業工作,根據「職業安全衛生法施行細則」,這些企業並不需要職業災害統計資料和報請勞動檢查機構備查,許多小型企業的工人事實上常常遭遇職業災害,卻大多採取私下賠錢了事的方式解決,並未通報職業災害統計,更導致大量黑數。
印尼移工Anas表示,自己在台灣工作已經11年,2021年8月在搬抬重物時遭遇急性下背拉傷,之後的3年中幾乎每隔1-2個月就會因背痛無法下床;2024年3月被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並接受手術治療,但雇主拒不承認這是職業災害或職業病,甚至在他術後僅3個月休養中就非法將他解僱,雇主也拒絕支付包括資遣費、醫療費和工資在內的任何賠償。
本次出席團體共同呼籲,勞動部應立即針對移工比率高的中小企業進行專案勞動檢查,主動介入並全面輔導企業進行職安升級,檢查結果應公開報告統計;此外,勞檢應允許申訴工人以及委任團體、律師陪同;最後,勞動部也應立刻召集職業安全衛生署及各地勞檢處,針對移工職場安全問題進行協調會議,制定具體解決方案。
勞動部表示,已針對僱有移工的高風險及高職災事業單位,優先實施「外籍移工職業安全衛生專案檢查」,近3年已檢查2萬2764 場次,停工計186件次,罰鍰計983件次,罰鍰金額計6952萬元。
另依勞動檢查法規定,勞檢員進入事業單位檢查時,應告知雇主及工會並請其派員陪同;另勞檢員實施勞檢認有必要時,報經核准後邀請相關專家學者陪同鑑定,受檢事業單位不得拒絕規避。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