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名人堂】騷夏/家人福袋
春節返鄉和家人度過連續假期、初一排隊買福袋,這些似乎已變成一種儀式。
除夕吃完年夜飯,我和弟弟、妹妹癱坐在客廳沙發滑手機,漠然聽著電視新聞評比各家百貨公司福袋。
「想排嗎?」「才不要,好冷喔!」「這樣才有年味啊……」儘管在客廳面對面坐著,我們還是用手機傳訊息。連動嘴巴都懶,也別奢望動身排隊買福袋了吧。不過,所謂的「年味」,到底是在追求什麼樣的味道呢?按照往例,長輩一定要去年貨大街感受年味,但採買的習慣在疫情那幾年已轉變為網購,而現在連點光明燈、求籤皆可以改成線上,每個世代應該都有了屬於自己不同的糾結與追憶吧。
應景新年的福袋,據說源自明治末期東京銀座的松屋百貨,概念是用低價買到超值商品,由於不知道內容是什麼,帶著運氣和抽獎的成分。
我近期瘋搶的,是花市攤商販售的球根福袋。對多數人來說,它可能比較偏門,卻是植物愛好者的福音,能以市價六折買到鬱金香、風信子、銀蓮花、水仙、百合和孤挺花等球根。打開的瞬間,一顆顆胖嘟嘟、圓滾滾,還沒種下去就自帶可愛,我只恨家裡的陽台太小。
增添新年花色心裡自然高興,而這些因緣際會被我買到的球根,像是不能選擇的家人,因為福袋湊在一起。
我小心翼翼地剝下外皮(像是剝蒜頭),讓它們露出白白胖胖的肚子,再根據種植說明書上的建議,選擇土耕或水耕。適合水耕的三顆鬱金香,剛好在我的透明花器自成一盆,不知為何,那讓我聯想到我和弟弟、妹妹三人小時候睡前的情景。當時我們會嘰哩呱啦地聊天聊到睡著,講學校發生的事,或是由我為大家主持成語接龍、冷笑話猜謎,以及較量彼此台語ABB疊字詞能力:暗漠漠、媠噹噹、白鑠鑠、紅記記、冷吱吱、活跳跳……三人輪流說,不知不覺玩得太嗨,反而沒睡著,還引來大人敲門罵人。
通常最先犯睏的是我,而為了讓他們也跟上,就會半睡半醒地起來按下錄放音機的play鍵,大家一起聽故事入睡。這也養成我往後人生習慣睡前聽音樂,乃至現在收聽有聲書或Podcast的習慣。
那盆鬱金香植栽,每顆球根都有不同編號,代表未來會開出不同花色,如同我和手足後來長成不同的人。所謂的家人,或許也像是一種福袋,出生時不能選擇,也不能預期長大後會變成怎麼樣,有驚喜,當然也有驚嚇。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