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0歲重病遭棄養…打給飼主竟回「不要牠回來」 黑拉拉重回6年前收容所淚崩

全日本僅2處有賣!成田機場1熱門伴手禮沒人拿 達人:北海道排爆

90歲氣象主播李富城驚傳緊急住院!「白血球飆破2萬」送急診

動用2500萬罕病預備金補監所醫療 督保盟:政府慷健保之慨

矯正機關收容人增加,已導致監所超收,許多受刑人為長刑期或高齡者,醫療需求高漲。圖為看守所情況。本報資料照片
矯正機關收容人增加,已導致監所超收,許多受刑人為長刑期或高齡者,醫療需求高漲。圖為看守所情況。本報資料照片

監所醫療需求上漲,歷年健保穩定編列預算,已無法支應。衛福部健保署提出,欲動用罕病、C肝等專款預備金支應,即使多名委員存有疑慮,健保會仍在上月底決議放行。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說,政府此舉簡直是慷健保之慨,健保是收取民眾保費而來,若違反協商決議的款項用途,任意動用預算,未來如何向民眾說明要調漲保費,健保會照政府意願通過此案,已名存實亡。

滕西華表示,從今年總額協商,衛福部違反協商原則核定健保成長率,到今年首次健保會,第一次開會就通過上屆委員討論2次後仍認為不宜通過的監所醫療費用議案,足見健保會「只有組織、沒有功能」,政府隨心所欲動用預算。監所醫療人員風險確實比一般門診高,但在去年總額協商時,監所醫療相關計畫就沒有保障點值一點一元。

動用預備金有適法性疑慮。健保官員卻在會議中指出,罕病預備金用途中少一個「等」字,但「概念一樣」,是擔心對弱勢者照顧有所排擠,預備款編列必要時可作調節之用。醫改會研發組副組長吳奎彥表示,113年總額協商原則中,已明定預算間不可互相流用,也就是這筆預備金預算,不可以任意用於原先編列預算以外的用途,若衛福部認為窒礙難行,應修正規定,或爭取公務預算支應,才是負責任做法。

「健保署要當好人、保障監所醫療點值可以,但協商時就應提出。」滕西華說,健保預算非一般公務預算,須按照健保會監督,提出協商原則使用經費,若預算間隨意流用,「以後都不用編了」,預算用途與對外說明內容不同,有讓民眾白白支出保費疑慮,若健保署認為此案重要,大可利用從去年剩餘稅收爭取的公務預算支應。

滕西華表示,衛福部可爭取預算補充基層診所點值,為何不能比照辦理,以公務預算補足監所醫療經費缺口,C肝、罕病預備金存在,是為保障病人治療權益,經費未使用完畢部分,依法應流回安全準備金。何況補貼監所醫療費用,是流向醫院而非醫師,至監所服務的醫師,是否如實拿到款項,健保署也應落實監督。

針對各界質疑,健保署長石崇良說,健保基金本就是協商而來,且各項預算均為推估而得,有些項目高估,有些項目低估是常態,若要求高估部分不能用,一定要回收,「我不認為這在公平性上完全合理」,只要最終整體預算合計未超過健保總額,「就沒有違法。」

健保署 滕西華 石崇良 衛福部

延伸閱讀

難治型「肌無力」患者盼新型生物製劑納健保 重燃生命希望

父亡、母重病、兄墜樓 健保愛心專戶代償她14萬醫療費

個別醫院總額 吳明賢:財務壓力落在醫院恐釀醫療人球

對等關稅恐使癌症用藥漲價? 病團籲加碼癌症新藥基金

相關新聞

輪班間隔短 客運違規率升至近4成

汽車客運業疲勞駕駛釀禍時有所聞,據勞動部最新公布二○二四年專案勞檢,發現汽車客運業處分率從二○二三年的百分之卅一點四,升...

監所醫療費缺口 擬挪罕病預備金

矯正機關收容人增加,許多受刑人為長刑期或高齡者,造成醫療需求增加。健保總額歷年編列用於監所醫療預算未大幅成長,去年產生二...

地牛翻身!宜蘭近海地震規模4.1 「6縣市有感」最大震度3級

根據中央氣象署最新資訊,今天下午5時8分發生芮氏規模4.1地震,地震深度13.1公里,震央位於宜蘭縣政府南南東方38.2...

好天氣掰了!未來一週2波鋒面接力掃台 這天雨勢最明顯

氣象署表示,未來一週2波鋒面,首波週末在台灣北部海面通過,降雨以北部及東北部為主;23日起第2波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

台大院長憂健保新制 恐釀醫療人球

「個別醫院總額」於四月一日全面上路,才過半個月,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依國外實施經驗,幾乎都陷入醫療人球等困境,我國因...

別再只吃生菜!3大NG減肥法恐讓「肚子升級」 醫揭正確瘦身方式

減肥真的是少吃一點就好嗎?南投基督教醫院分享,想要有更好的體態,正確方式應為「吃飽但吃對食物、多運動、睡得好」,若只是少吃,反而有機會讓「肚子升級」,得到反效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