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最大陣風超過10級!台中宣布2地區12時起停班停課

扯!請ChatGPT提供飲食建議⋯男子3個月後竟「中毒送醫」造成反效果

郭智輝酸核三睦鄰費周春米也不挺 莊瑞雄:政府要有憐憫心

數發部新構想推媒體分潤平台 三方向協助開拓新財源

數位發展部次長林宜敬。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數位發展部次長林宜敬。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數位發展部次長林宜敬昨(6)日表示,正規劃推動「台灣優質媒體共同分潤平台」機制,透過聯合訂閱制、點閱導向分潤、與Meta、Google等數位平台合作等三方向,協助媒體開拓新營收來源,預計年底前完成初期溝通並提具體架構。

Google昨日表示,透過台灣新聞數位共榮基金及Google新聞倡議旗下多項計畫積極支持新聞產業,將持續與政府及利害關係人進行有建設性對話,為產業共榮發展努力。另截至截稿前,未取得Meta回應。

媒體共同分潤平台規劃
媒體共同分潤平台規劃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昨日排案審查朝野立委所提《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議價法》草案,數發部首度在會中拋出成立分潤平台的概念。

林宜敬指出,觀察近期國際媒體業界相關發展,例如加拿大就近期宣布考慮修改其媒體議價法案以因應新的挑戰,數發部也正在積極思考,希望打造一個全面提升媒體收入結構的機制,確保各類型媒體能公平分享訂閱與分潤收入。

林宜敬說明,「優質媒體分潤平台」將採三大機制,首先是聯合訂閱制,民眾每月僅需支付新台幣300元,即可一次性閱讀多家優質媒體內容,降低用戶進入門檻,提升媒體曝光與觸及。

其次是點閱導向分潤,系統將依據用戶實際點閱行為,以演算法智能分配訂閱收益,兼顧流量與內容價值;第三是與國際平台合作,目前數發部已與Meta、Google等平台初步接洽,爭取技術協力與基金資助,期望促進國際平台與本地媒體共榮共好。

他指出,該計畫借鏡加拿大《Online News Act》與澳洲新聞議價法案經驗,台灣未來將以本土化方式推動數位新聞價值再分配,目的是打造台灣媒體經濟新典範,而非干預媒體運作自由。

林宜敬坦言,計畫推動需跨部會協力,目前數發部已與文化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啟動初步溝通。未來平台規格、監理機制、補助配套等細節,將透過多方協商凝聚共識。目前已有十多家媒體對方案表達高度興趣,他強調,政府角色是「促進平台建構者」,不干預媒體內容,而是以技術與制度支撐媒體良性競爭。

數發部 平台 Google

延伸閱讀

批數發部對媒體議價法出爾反爾 王鴻薇籲盡速協調通過

加國前防長:中國大陸加強施壓 難理解台灣爭論國防預算

數發部林宜敬:推動共同分潤平台 希望透過統一訂閱 讓媒體獲合理收入

數發部:媒體議價法窒礙難行 推共同分潤平台

相關新聞

23年前遇英火車出軌奇蹟甦醒…前主播劉海若近況曝光 腦損傷伴後半生

前鳳凰衛視女主播劉海若23年前在英國火車出軌意外重傷昏迷,醫師雖一度懷疑她可能已經發生腦死,但卻在兩個月後「奇蹟」甦醒。時光荏苒,王文靜採訪了現已移居淡水的劉海若,提到了療傷的心路歷程,也不禁感嘆:「很珍惜健康生活的平凡」。

台中大梨山地區2里平均風力達8級 中午開始停班停課

楊柳颱風襲台,台中市和平區平等里、梨山里(大梨山地區)目前最大陣風超過十級,且依據中央氣象署發布資料,平均風力已達8級,...

照片看歷史/1974年老童軍憶抗戰 楊惠敏暢談四行倉庫

1974年8月13日,二十多位兩鬢斑白的「童子軍」歡聚一起,暢談他們37年前,在上海先後參加「218」和「813」對日抗戰時,戰地服務的往事。 當年冒著生命危險,向四行倉庫八百壯士呈獻「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的女童軍楊惠敏也參加了聚會。談起當年的愛國行動,這位「老」童軍仍然忍不住內心的激動。

慈濟打造骨髓資料庫32年 移植案例有多少?圖解幹細胞捐贈途徑

去年全國約1300名血癌患者接受骨髓或周邊血幹細胞移植,每人健保花費平均100多萬元。為了救治更多病人,健保署長石崇良表...

相對論/盧秀燕:因為桃機牆 才會結緣 方文山:我媽台中人 都是緣分

相對論採訪團隊邀請台中市長盧秀燕時,盧秀燕主動表達要跟作詞人方文山對談。團隊好奇兩人如何結緣,市長與才子的對談又會有什麼...

相對論/盧秀燕伸張正義 改革性在血液裡 方文山書寫歌詞 服務別人的情感

現在民眾對於盧秀燕的印象可能是民代、台中市長,但中生代以上的民眾都還記得盧秀燕是知名記者、主播出身。她當年不到卅歲,就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