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1至3月50歲以上遭詐逾350人 假投資財損逾2億6千萬
台南市50歲以上年長者,今年1至3月遭到詐騙的人數逾350人,財損最高的詐騙手法為「假投資詐騙」,金額高達2億6千餘萬元;台南市警局犯罪預防科昨天前往白河區榮民之家,與長輩們互動座談,以實際的爺爺、奶奶案例,提升長者防詐意識。
台南市警局統計,今年1至3月的詐騙案件數據顯示,50歲以上的年長者遭受詐騙人數計有350餘人,財損最高的詐騙手法包括「假投資詐騙」2億6千餘萬、「假冒機構(公務員)詐財」5千8百餘萬及「假交友(投資詐財)」5千3百餘萬。
其他詐騙手法如「假冒親友」、「解除分期付款」及「假網拍」等也有不少民眾受害;詐騙集團往往利用長者生活環境較為單純、資訊取得不易、防備心較低、以及重視親情等弱點進行詐騙。
高齡長者如王奶奶日前接到一通自稱是她孫子的電話,對方在電話中哭訴因替朋友擔保急需一筆現金,要求奶奶立即匯款;愛孫心切的王奶奶未經查證,趕緊前往銀行匯出數十萬元,事後與孫子本人聯繫上,才驚覺受騙,懊悔不已。
李爺爺則是在臉書遇到陌生網友主動攀談,閒聊數日後,對方開始推銷穩賺不賠的虛擬貨幣,李爺爺信以為真,投入了大半積蓄,最終血本無歸;警方指出,類似詐騙案件不僅讓長輩們造成財產損失,更使其身心受到嚴重打擊。
為提升長者防詐意識,台南市警察局犯罪預防科昨天前往白河區榮民之家,與長輩們互動座談;講師搭配實際案例,說明各種常見的詐騙手法及防範之道,提醒長輩接到可疑電話或訊息務必保持冷靜,多方查證,切勿輕易相信陌生人,更不要隨意透露個人資料或匯款。
警察局長林國清呼籲,民眾平時應多關心身邊的長輩,提醒他們注意防詐騙資訊,如發現任何可疑情況,應立即撥打110報案電話或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查證;亦可連結165打詐儀表板網站查看近期詐騙案例,獲取最新防詐資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