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違反食安法?立委質疑大陸「新疆紙皮核桃」未合法進口 食藥署回應

收編怕生浪貓「餵肉泥秒變乖」她直呼撿到天使 眼尖網友卻發現真相不單純

川普:2至3周內重啟對等關稅 鎖定未達成協議國家

台南1至3月50歲以上遭詐逾350人 假投資財損逾2億6千萬

台南市50歲以上年長者,今年1至3月遭到詐騙的人數逾350人,財損最高的詐騙手法為「假投資詐騙」,金額高達2億6千餘萬元;台南市警局犯罪預防科昨天前往白河區榮民之家,與長輩們互動座談,以實際的爺爺、奶奶案例,提升長者防詐意識。

台南市警局統計,今年1至3月的詐騙案件數據顯示,50歲以上的年長者遭受詐騙人數計有350餘人,財損最高的詐騙手法包括「假投資詐騙」2億6千餘萬、「假冒機構(公務員)詐財」5千8百餘萬及「假交友(投資詐財)」5千3百餘萬。

其他詐騙手法如「假冒親友」、「解除分期付款」及「假網拍」等也有不少民眾受害;詐騙集團往往利用長者生活環境較為單純、資訊取得不易、防備心較低、以及重視親情等弱點進行詐騙。

高齡長者如王奶奶日前接到一通自稱是她孫子的電話,對方在電話中哭訴因替朋友擔保急需一筆現金,要求奶奶立即匯款;愛孫心切的王奶奶未經查證,趕緊前往銀行匯出數十萬元,事後與孫子本人聯繫上,才驚覺受騙,懊悔不已。

李爺爺則是在臉書遇到陌生網友主動攀談,閒聊數日後,對方開始推銷穩賺不賠的虛擬貨幣,李爺爺信以為真,投入了大半積蓄,最終血本無歸;警方指出,類似詐騙案件不僅讓長輩們造成財產損失,更使其身心受到嚴重打擊。

為提升長者防詐意識,台南市警察局犯罪預防科昨天前往白河區榮民之家,與長輩們互動座談;講師搭配實際案例,說明各種常見的詐騙手法及防範之道,提醒長輩接到可疑電話或訊息務必保持冷靜,多方查證,切勿輕易相信陌生人,更不要隨意透露個人資料或匯款。

警察局長林國清呼籲,民眾平時應多關心身邊的長輩,提醒他們注意防詐騙資訊,如發現任何可疑情況,應立即撥打110報案電話或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查證;亦可連結165打詐儀表板網站查看近期詐騙案例,獲取最新防詐資訊。

台南市警局犯罪預防科昨天前往白河區榮民之家,與長輩們互動座談,以實際的爺爺、奶奶案例,提升長者防詐意識。記者袁志豪/翻攝
台南市警局犯罪預防科昨天前往白河區榮民之家,與長輩們互動座談,以實際的爺爺、奶奶案例,提升長者防詐意識。記者袁志豪/翻攝
台南市警局犯罪預防科昨天前往白河區榮民之家,與長輩們互動座談,以實際的爺爺、奶奶案例,提升長者防詐意識。記者袁志豪/翻攝
台南市警局犯罪預防科昨天前往白河區榮民之家,與長輩們互動座談,以實際的爺爺、奶奶案例,提升長者防詐意識。記者袁志豪/翻攝
台南市警局犯罪預防科昨天前往白河區榮民之家,與長輩們互動座談,以實際的爺爺、奶奶案例,提升長者防詐意識。記者袁志豪/翻攝
台南市警局犯罪預防科昨天前往白河區榮民之家,與長輩們互動座談,以實際的爺爺、奶奶案例,提升長者防詐意識。記者袁志豪/翻攝

延伸閱讀

凱基壽反詐 建構「金警聯防」

金警聯防 凱基人壽與刑事警察局簽署防詐MOU

南投婦女網路交友遭詐 投資虛擬貨幣損逾千萬

詐團車手搭小黃通話談面交 熱血運匠直接載去派出所!

相關新聞

撞上迴轉汽車機車騎士送醫不治 一查兩人都是屏科大學生

屏東縣內埔鄉科大路一段、西銀巷交叉路口今上午7點36分死亡車禍。機車騎士曾男疑要超車前面貨車時,撞上路口迴轉汽車張男,機...

影像曝光 撞迴轉汽車機車騎士送醫不治2人是屏科大學生

屏東縣內埔鄉東片村科大路一段、西銀巷交叉路口今上午7點36分發生死亡車禍,機車騎士曾男疑超越前方貨車,換到內車道,撞到前...

五股中興路聯結貨櫃車側翻 幸未壓到其他汽機車

新北市五股區中興路往疏洪道方向,上午11時許發生貨櫃車側翻事故,1輛聯結車疑因貨櫃內載運貨物未固定好,轉彎時脫落側翻,幸...

總統府機房因空調廠商施工不慎起火 府:火勢已撲滅

總統府今天稍早傳出火警,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總統府底樓機房,於中午12時10分,因中央空調廠商施工不慎,造成冷氣機房...

桃園貨車追撞聯結車!車頭嚴重變形壓扁 駕駛命大送醫

桃園市蘆竹區南青路和富國路三段交叉路口今凌晨發生一起追撞車禍,一輛小貨車追撞前方聯結車,造成小貨車車頭嚴重變形,28歲梁...

總統府火警!一樓機房起火燒毀天花板...無人受傷

中華民國總統府今天中午12點24分發生火警,消防局獲報,動員2車、5人打火,到場還未出水,就發現火勢已由府方人員自行撲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