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資深媒體人稱朱立倫「引清兵入關」 黃國昌嗆:「那人」沒重要性

華為白手套疑雲 台積電去年10月已主動通知美國官方

大樓管理員曾阻拖吊賓士遺體車 高雄警方「堅持執法」理由曝

高市某殯葬業者昨天中午至市區接運往生者,將賓士禮車打開後車門停在人行道,即上樓接遺體,沒料,卻被警方認定違停直接遭拖走,讓業者傻眼;由於當下大樓管理員曾出面告知,但禮車仍被拖走;交通大隊今指出,遺體車違停在先且已上架完畢,拖離前駕駛人也未出現才依規定拖吊。

交通大隊表示,該輛接運遺體的車輛當時於人行道違規停車,已妨害往來行人之通行安全;當大樓管理員出來告知時,該車已上架完畢,依據拖吊作業程序,汽車車主或駕駛人於違規車輛未拖吊移入行駛車道前到場,可當場舉發並停止移置放車。

交大指出,當時直至拖吊車將禮車拖離駛離時,駕駛人仍未到場,故依道安規定將該車拖吊返場。交大強調,依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13條規定,消防車、警備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外交部禮賓車、公用事業機構之工程車、垃圾車及傳遞郵件電報等車輛,於執行任務時,其臨時停車及停車地點不受限制。

「接運遺體車輛並非上述規範的特定車輛,因此臨時停車及停車時仍須遵守相關規定。」交大強調,員警與市府委外民營的拖吊車於昨天中午12時38分許巡查至新興區中正二路192號前,發現有自小客車於人行道違規停車,因該車無特別標示為提供接運遺體使用,且外觀與一般車輛無異。

員警在現場以警用電腦查詢後,發現為一般私人所有之自小客車,並非企業、公司車輛,員警也無法辨別該車為接送遺體車輛,因此認定該車輛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56條1項1款「在禁止臨時停車處所停車」,於是舉發取締,並對該車執行拖吊移置。

依據自小客車違停可開罰900元,拖吊費為1000元,半天保管費為100元,警方指出,該輛遺體車駕駛得交付2000元才能領車。

高市某殯葬業者前天中午至中正二路某大樓接運往生者,先將運大體禮車打開後車門違停在人行道(紅圈處),業者上樓接大體,後被警方和拖吊業者認定是違停將禮車拖走。記者石秀華/翻攝
高市某殯葬業者前天中午至中正二路某大樓接運往生者,先將運大體禮車打開後車門違停在人行道(紅圈處),業者上樓接大體,後被警方和拖吊業者認定是違停將禮車拖走。記者石秀華/翻攝
高市某殯葬業者前天中午至中正二路某大樓接運往生者,先將運大體禮車打開後車門違停在人行道,業者上樓接大體,後被警方和拖吊業者認定是違停將禮車拖走。記者石秀華/翻攝
高市某殯葬業者前天中午至中正二路某大樓接運往生者,先將運大體禮車打開後車門違停在人行道,業者上樓接大體,後被警方和拖吊業者認定是違停將禮車拖走。記者石秀華/翻攝
高市某殯葬業者前天中午至中正二路某大樓接運往生者,先將運大體禮車打開後車門違停在人行道,業者上樓接大體,後被警方和拖吊業者認定是違停將禮車拖走。記者石秀華/翻攝
高市某殯葬業者前天中午至中正二路某大樓接運往生者,先將運大體禮車打開後車門違停在人行道,業者上樓接大體,後被警方和拖吊業者認定是違停將禮車拖走。記者石秀華/翻攝

人行道 違停 遺體

延伸閱讀

危樓名單必點! 台南中西區來亞大樓拆除時間曝

環保局漏水又不耐震 雲林縣將蓋新環保大樓距高鐵僅200公尺

影/高雄賓士禮車接遺體遭拖吊畫面曝 警公布只有這些車違停不受限

離譜!高雄拖吊車拖走運大體賓士禮車業者傻眼 網酸是有多缺業績

相關新聞

台中驚傳氣爆意外!管線施工疑瓦斯外洩釀禍 5人遭灼傷送醫

台中市大里區東南路148巷今天下午2時32分傳出氣爆意外,有瓦斯管線單位施工時,疑似瓦斯外洩引發氣爆,現場8人有5人遭灼...

台中向上路車禍!市府慰問11名傷者 母女重傷住加護

台中市沙鹿區向上路下坡路段今天追撞車禍11人受傷,其中10人在光田醫院救治,一對母女重傷同住加護病房。民政局長吳世瑋表示...

影/抓到了!高雄檔車騎士停紅燈自慰 警查是水電工...落網辯這理由

高市一名騎檔車的男騎士23日上午8時許在鳳山區路口停紅燈,竟在一名女騎士身旁,掏鳥打手槍,過程被他車拍下PO網,有網友罵...

台中大雅凌晨傳槍聲?十多人互毆還拿出狼牙棒 6人受傷送醫

台中市大雅區今天凌晨傳出槍聲?警方調查,10多人街頭互毆還有人拿出狼牙棒反被打,共有6人受傷送醫,警方表示已帶回涉案人調...

中市全聯大火 火調4個月沒下文

台中市去年12月、今年2月先後發生全聯大肚倉儲工地大火、新光三越台中店氣爆案,分別釀多人死傷。全聯案罹難家屬昨天抗議,指...

男子玩命 騎電動二輪車逆向上國道 狂飆9公里

又是移工誤上國道!國道警察今天上午10點多接獲通報,一名男子騎微型電動二輪車在國道1號彰化段逆向行駛,甚至穿越內外車道,...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