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最大場千人打詐宣傳會 北港媽祖化身打詐天后

雲林縣北港分局總動員昨晚在北港高中擴大舉辦治安打詐座談會,吸引逾千人參加,座無虛席,分局請來真人藝閣達人扮演媽祖,兩名刑警巧扮千里眼順風耳攜手防詐,讓「媽祖保平安,警察護錢包」,場面熱滾滾。

防詐座談由雲林縣警局長李建民主持,他以水林人身分回到故鄉打詐,以鄉親顧鄉親的心情,暢談防詐和詐騙實例,要嬏姨叔伯鄉親務必提高警覺,他說,雲林打詐有成,本月份受騙金額好不容易降破億元,大家一定要守住防線,只要多花點心思想一下,就不會落得身家被騙光光,老本大失血,晚年可不好過。

雲林縣長張麗善、立委張嘉郡、丁學忠、北港鎮長蕭美文、水林鄉代理鄉長張東凱、雲林地檢署檢察官周甫學等人也帶領共同宣誓打詐堅定決心。

張麗善說,警政署「打詐儀表板」統計,雲林今年1月被詐騙金額逾1億6千多萬、2月跌到最低6千多萬元、3月又回升1億3千多萬。4月至今8千多萬,到昨天僅剩7件,分別以「假預付型消費」、「假投資」、「色情應召詐財」、「虛擬遊戲詐騙」及「假推銷」案件為多,呼籲大家共同推動「零詐騙、零財損」目標。

李建民進一步說明「百斬計畫」獎勵機制,凡提供詐騙車手的關鍵情報,經查證並破案者可獲5萬元獎金,全國名額共100位,雲林縣府更宣布加碼300萬元防詐獎金,鼓勵民眾提供破案線索,讓「打詐雲林隊」發揮最大。

檢察官周甫學也深入剖析常見詐騙手法,此外更要提防孩子線上打工(代儲) 工作內容竟然是盜刷別人信用卡,孩子完全不知自己犯法了。他提醒若遇要求「匯款」或「提供帳戶、個資」等可疑情形,立即撥打165反詐專線查證。

會中也有防詐搶答摸彩,獎品豐富,包括北港朝天宮白玉媽祖神像、北港武德宮紀念福酒、馬克杯、50吋電視、家電精品等,雲林縣警局在全縣6個分局各舉辦防詐座談,昨晚最後一場也是最盛大一場,為雲林打詐畫下圓滿句點,北港分局長陳勇誌說,打詐座談雖落幕,全民打詐才剛起,期待警方提供的打詐要領務必牢記,遇問題隨時報警協助,一起朝零財損目標推進,守護美好家園。

藝閣達人媽祖現身,兩名型警巧扮打詐千里眼順風耳,共同宣誓打詐決心。記者蔡維斌/攝影
藝閣達人媽祖現身,兩名型警巧扮打詐千里眼順風耳,共同宣誓打詐決心。記者蔡維斌/攝影
防詐有獎徵答摸彩,幸運者獲朝天宮白玉媽祖。記者蔡維斌/攝影
防詐有獎徵答摸彩,幸運者獲朝天宮白玉媽祖。記者蔡維斌/攝影
由雲林縣長張麗善和副縣長謝淑亞共同點亮打詐平安燈,緩緩上升祈佑打詐更成功。記者蔡維斌/攝影
由雲林縣長張麗善和副縣長謝淑亞共同點亮打詐平安燈,緩緩上升祈佑打詐更成功。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打詐治安座談最後一場在北港,全民總動員逾千人參加坐無虛席,打詐熱滾滾。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打詐治安座談最後一場在北港,全民總動員逾千人參加坐無虛席,打詐熱滾滾。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打詐治安座談最後一場在北港,全民總動員逾千人參加坐無虛席,打詐熱滾滾。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打詐治安座談最後一場在北港,全民總動員逾千人參加坐無虛席,打詐熱滾滾。記者蔡維斌/攝影

北港朝天宮 打詐 雲林

延伸閱讀

白沙屯媽祖進香逾32萬人 北港5/3交管車輛只出不進

臺銀走入校園防詐宣導 提升學子識詐觀念

上海商銀與刑警局簽訂反詐騙專案合作意向書 齊力打詐

彰化員林打詐出名 南投茶農被詐20萬元跨縣報警求助

相關新聞

台南高中生疑製作硝糖火箭不慎引火 一家4口幸順利逃生

台南麻豆一處民宅今晚約9點傳出火警,警消獲報趕抵時,民宅4樓處有明顯火舌竄出,且一度傳出爆炸聲響,屋內4人第一時間已順利...

北市警官人事異動!萬華行政組長懸缺未補 警界人士議論紛紛

台北市警察局今天晚間公布6名2線3星警官人事異動,調動職務包括部分警分局的保防組長及行政組長;令人注意的是,日前因涉及檢...

北市7旬翁陳屍公廁…疑跌倒撞頭喪命 民眾驚見血跡嚇壞報警

台北市青年公園,今天上午發現73歲老翁陳屍公廁一處廁間內,警方鑑識現場後,初步認為老翁疑因如廁時,不慎跌倒撞擊頭部,現場...

男嬰出生3天被丟包檳榔攤 竹縣府:已聯繫生母研擬照顧方案

桃園游姓女子生下兒子後,因無力撫養將兒子送到新竹縣一家檳榔攤交給朋友照顧,迄今9個月游女一直避不見面,友人透過民代向縣市...

男嬰出生3天竟「被丟包檳榔攤」 桃市社會局回應了

一名游姓女子生下兒子後,因無力撫養將兒子送到新竹一家檳榔攤交給朋友照顧,迄今9個月游女一直避不見面。桃園市社會局今表示,...

見車手行跡可疑報警阻詐355萬元 報案人賺5萬獎勵金

警政署推出「百斬計畫獎5萬」,號召全民參與檢舉詐騙集團車手,屏東縣民小張17日見一人形跡可疑,連忙通報警方後成功在逮捕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