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民眾黨集結小草聲援 陳佩琪哽咽:隕落人命的事情不要再發生

扯!民間救護車過紅燈撞死騎士 肇事駕駛兼業主竟「無照上路」

卓君澤生了!威廉遭起訴後首露臉 她謝老公扛起一切

台中一年騎乘機車未戴安全帽逾3千件...警宣導二不四要

台中市警局交通大隊今年針對社區關懷據點、公司行號,辦理20次交通觀念宣導,主要對象是家中有幼童的父母,以及高齡者,因據統計,去年有告發逾3000件的機車附載座人未依規定戴安全帽,今年上半年也有逾1300件,交大提醒市民騎乘機車要有「二不四要」的原則。

台中市警局交通大隊統計,去年針對「機車附載座人未依規定戴安全帽」案件告發,件數有3138件,今年截至6月為止,告發1368件,比起去年同期的1649件,顯示民眾騎乘機車戴安全帽的意識有提升。

台中市交大指出,機車是台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不少家長也習慣以機車載送子女上下學或外出。然而機車承載兒童所伴隨的安全問題與交通法規,往往容易被忽視或誤解。

根據交通事故資料顯示,兒童乘坐機車時發生意外的風險不容小覷,尤其在未配戴合適安全帽或是站於踏板前,意外傷亡的機率大幅提升。

交大指出,今年以來針對有家長父母的機關與公司行號,以及高齡者常出現的關懷據點,進行20場次的交通觀念宣講,主要提醒騎乘機車時「二不四要」原則,二不是不站踏板、不用背巾,四要則是要戴安全帽、要避免三貼等危險承載方式、要避免載年紀太小幼童,以及要遵守不搶快、不超車的原則。

交大解釋,幼童站機車踏板,容易在機車加速、煞車或過彎時導致搖晃、跌倒,使用背巾騎機車的話,若機車摔車,背巾無法約束孩童的位置,事故時容易被甩出。

交大也說,即使只是短程接送,也要戴安全帽,需確保安全帽貼合頭部、帽帶固定,才能在關鍵時刻保護孩子頭部,另外,年紀太小的孩童身高可能不足以踩穩踏板,且機車行駛時的顛簸搖晃對幼兒來說存在風險,建議別載年齡過小的幼童。

交大隊長鄭鴻文呼籲,兒童的身體尚未發展完全,缺乏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一旦發生意外,容易受到嚴重傷害。騎機車載孩童出門時,應頭戴安全帽、手緊抱大人,且不能站在踏板,最重要的仍是戴安全帽、時速避免超過40公里,騎慢一點,守護多一點。

台中市去年告發騎乘機車未戴安全帽逾3000件,今年深入社區關懷據點、公司行號,提醒二不四要的交通觀念。圖/台中市交大提供
台中市去年告發騎乘機車未戴安全帽逾3000件,今年深入社區關懷據點、公司行號,提醒二不四要的交通觀念。圖/台中市交大提供
台中市去年告發騎乘機車未戴安全帽逾3000件,今年深入社區關懷據點、公司行號,提醒二不四要的交通觀念。圖/台中市交大提供
台中市去年告發騎乘機車未戴安全帽逾3000件,今年深入社區關懷據點、公司行號,提醒二不四要的交通觀念。圖/台中市交大提供

安全帽 台中市 交大

延伸閱讀

萬丹去年7月車禍3死!警方:天氣太熱心浮氣躁易出車禍 7月1日起大執法

台中警今年抓少年無照駕駛破千件 肇事下降36%

彰化黃金帝國拆除掉碎石...砸中路過市民 縣府回應了

62歲男酒駕、未戴安全帽、闖紅燈 累計積欠逾3萬元罰鍰

相關新聞

扯!民間救護車過紅燈撞死機車騎士 業主兼駕駛竟「無照上路」

民間救護車公司負責人盧男今午駕駛救護車載送病患轉院,在台北市松山區闖紅燈衝撞機車騎士黃男,黃男傷重不治,警方介入查出盧男...

驚悚畫面曝光!北市救護車過紅燈衝撞 騎士人車噴飛重摔分隔島

盧姓男子今午駕駛民間救護車護送病患轉院,經台北市松山區三民路、富錦街口,闖紅燈直行衝撞橫向過馬路的機車騎士黃姓男子,黃男...

6旬婦訪胞妹突失蹤 3天後緊抓藤蔓彷彿蜘蛛人被發現在橋墩下

彰化一名60多歲婦人日前由女兒陪同到台南新化拜訪胞妹,但婦人卻趁家人未注意時,突跑不見失蹤,家人嚇得趕緊報案;警方獲報找...

不明原因衝出道路!高雄預拌車翻落10公尺深山坡 駕駛命危送醫

高雄市內門區今天下午2時許一輛預拌混凝土車翻覆到山坡下,深達10公尺,直到被竹林擋下,但整輛車四輪朝天翻覆破碎,黃姓駕駛...

轎車疑故障卡平交道 台鐵後壁至新營站部分列車受影響

1輛轎車今下午行經台南後壁區新港東平交道時,疑似發生故障,導致卡在平交道上,駕駛趕緊下車報案,所幸當下並無列車通過,不過...

恍神釀禍?父開聯結車載7歲女上國道 撞護欄翻車四腳朝天

今天中午國道1號北向272.7公里有輛半聯結車突然衝向邊坡翻覆,國道警方及嘉義縣消防局獲報到場救援,草叢中聯結車狼狽四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