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關鍵是人!黃仁勳:美國想在AI領域領先 要先鎖定「這個國家」

大型社死現場!壽星變「保鮮膜木乃伊」綁鋼管車遊街 下場慘了

輝達北士科解套?李四川曝進度:新壽9月底得完成程序

高雄三元能源鋰電廠爆炸釀15傷 資深消防隊員曝:搶救有三難

新竹縣新豐消防分隊指出,鋰電池常見於行動裝置、儲能系統、電動車與工業製程,若不慎引發火警將難預測、難撲滅、毒性高三大高風險特徵。圖/民眾提供
新竹縣新豐消防分隊指出,鋰電池常見於行動裝置、儲能系統、電動車與工業製程,若不慎引發火警將難預測、難撲滅、毒性高三大高風險特徵。圖/民眾提供

高雄市三元能源科技公司今天清晨發生嚴重火警,現場濃煙狂竄,造成12員工輕微受傷、3名消防員灼傷;對此,新竹縣消防局新豐分隊育表示,鋰電池火警有三風險:難預測、難撲滅、毒性高,並建議鋰電池若出現膨脹、滲液、異常高溫,切勿繼續使用。

新豐消防分隊今天在臉書社群指出,鋰電池現場若出現劇烈燃燒,消防人員不宜貿然進入,應搭配機具與消防機器人先進場,必須先採外圍控管,並密切監測濃煙流向和毒性變化。

三元能源這場火警明顯看出「科技型災害不可單靠人力,必須整合裝備、制度與數據」,即時的判斷風險。此外,平常使用的行動電源、電動工具、電動車等若含有鋰電池,且出現膨脹、滲液、異常高溫等現象,應立刻停止使用並遠離可燃物,切勿用水直接撲滅、擅自刺穿或丟入一般垃圾桶,建議送往回收站與撥打119求助。

新豐分隊說,鋰電池常見於行動裝置、儲能系統、電動車與工業製程,若不慎引發火警有三大高風險特徵,包括:難預測、難撲滅、毒性高。

當電池受到撞擊、短路或高溫刺激,內部化學反應失控,將導致連鎖閃燃與高溫氣體噴發,形成多次爆炸與難以預測的火點;即使火勢表面熄滅,內部仍可能持續高溫、復燃風險增高,需仰賴熱顯像設備與機器人輔助,防止人員誤入陷阱區域。此外,燃燒鋰電池可能產生氟化氫、苯類等毒性氣體,威脅現場消防員與周邊民眾的呼吸健康,必須設置空氣品質偵測點同步監測。

這場火警對我們的有很重大的啟示,不論是工廠或倉儲設施,應該依「消防法」落實危險物品申報制度,並建立完善公共危險物品平面圖,以利消防隊快速掌握危險物品種類、儲量與儲放位置;建物結構、逃生動線與防爆區域配置;自動滅火、緊急通風、斷電設備位置。

從全案工廠管理可見,值班員工在爆炸瞬間倉皇逃生,部分人因割傷與驚慌送醫。顯見平時疏於訓練,若平時演練到位,逃生與通報將更為順暢。建議工廠應強化廠內自衛消防編組與演練頻率,每月至少實施一次自衛消防教育與疏散演練,並定期更新平面圖與聯繫名單。

另外,新豐分隊也表示,如果轄區有類似鋰電池工廠,消防隊要辛苦,要持續盤點轄內工業區與儲能設備設施,逐一建立「H-Card 公共危險物品平面圖」資料庫,提升搶救效率、保障全民安全。

三元能源

延伸閱讀

三元能源啟用鋰電池廠才1年多 今爆炸起火製造安全再引關注

台泥旗下三元能源鋰電池廠大火!濃煙竄天際空拍畫面曝 居民:徹底調查

三重清晨惡火7旬翁慘成焦屍 樓下老婦嗆傷4貓1狗遭嗆死

79歲翁煮食物後忘關火冒濃煙 消防趕往他家…人坐客廳納悶:什麼事?

相關新聞

影/高雄小港居民嗆三元「白賊」!爆炸前一晚就出現塑膠味

三元科技鋰電池工廠昨晨爆炸大火,今早高雄市小港區十餘名里長在協調會上砲聲隆隆,有人爆料火災前一晚就聞到塑膠異味、看見白煙...

三元能源火警禍首現身 暫無爆炸之虞但不能斷水

高雄三元能源科技爆炸火警,檢警今天到場查原因,現場可見火場爆炸射出廠房的禍首,是「21700」規格的鋰電池。消防局至持續...

高雄三元能源電池爆炸瞬間恐怖畫面曝 粉塵傾瀉女警跌倒、消防員閃避

三元能源科技公司高雄廠今天清晨爆炸起火造成包括救火的3名消防員以及11名員工和1名包商逃生時受傷;消防局下午公布爆炸瞬間...

從大樹光電場到小港三元能源鋰電廠 議員批綠能產業如環境炸彈

三元能源科技公司大火燒出鋰電池問題,因一度造成有害氣體外洩,環保局針對小港區多地里民發送細胞簡訊,提醒市民緊閉門窗。前鎮...

高雄三元能源電池廠火警今撲滅 環保局:空品恢復正常未檢出氫氟酸

高雄小港臨海工業區三元能源科技火警今已撲滅,高市環保局第一時間進入廠區監測,確認空氣品質恢復正常,未檢出氫氟酸反應。環境...

網傳高雄三元大火毒氣飄屏東 屏縣環保局嚴正駁斥並報警

高雄市14日發生三元能源科技小港廠大火,網路卻傳出,對屏東縣空氣品質有影響,屏東縣政府環保局確認「屏東空品沒有影響,請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