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找車位神器」3秒搜出停車格!5縣市可用 駕駛實測嘆:相見恨晚

2台灣人在韓非法拍攝軍機被捕 韓媒曝「3度擅闖管制區」

台男設機房詐陸241人 刑期上看157年…結果卻只判4年

南投陳姓男子看準疫情興起口罩商機,在台設置詐騙機房,假冒微信客服、公安等佯稱因販賣口罩涉詐欺或廣告不實,1個月內詐騙對岸民眾達241人,若一罪一罰刑期達157年,但經參酌各次犯行間隔時間、行為態樣等,判處應執行4年。

判決書指出,2020年正值疫情期間,陳男和綽號「01」男子竟策畫向居住在中國大陸地區施以詐術牟利,由01提供中國人民個資,陳則在南投、屏東等地汽車旅館或民宿設置詐騙機房,並招募近10人假冒微信客服、中國公安等行騙詐財。

陳男將其組織內人員分工,分別假冒中國微信客服、公安等,佯稱對方因販賣口罩涉詐騙或不實廣告,必須停用微信,博取受害人信任後,再轉由假冒中國公安的二線人員,威嚇已涉入刑事案件,最後交由下一線行騙促使將錢轉入指定帳號。

由陳男主導的詐團,短短一個月內就詐騙了241人,其中有29人依指示將錢轉到行騙的帳戶中,遭詐騙金額從人民幣數千到10萬多元不等;但在2020年11月也被警方在查獲,起初手機、筆記型電腦等證物,陳男被捕後也坦承犯行。

南投檢方因此以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詐騙取財、詐騙取財未遂等罪名對陳男提起公訴,經南投地院審理,詐騙取財案29罪分別判處1年1月到1年8月不等有期徒刑,詐財未遂案每案判刑7月,若一罪一罰,合計刑期達157年之多。

但因陳男是同時觸犯組織犯罪、詐財、詐財未遂等罪,因犯罪目的單一,犯罪時間有局部重疊,前後緊接實行詐財,為想像競合犯,經參酌各次犯行間隔時間、行為態樣等情狀,南投地院法官最終判決陳男,應執行有期徒刑4年,可上訴。

南投1男在台設置詐騙機房,假冒微信客服、公安等佯稱因販賣口罩涉詐欺或廣告不實,1個月內詐騙對岸民眾達241人,若一罪一罰刑期達157年,但經參酌各次犯行間隔時間、行為態樣等,判處應執行4年。詐騙示意圖。圖/AI生成
南投1男在台設置詐騙機房,假冒微信客服、公安等佯稱因販賣口罩涉詐欺或廣告不實,1個月內詐騙對岸民眾達241人,若一罪一罰刑期達157年,但經參酌各次犯行間隔時間、行為態樣等,判處應執行4年。詐騙示意圖。圖/AI生成
南投司法大廈。本報資料照
南投司法大廈。本報資料照

個資 南投 微信 詐欺 詐騙

延伸閱讀

武術團體彰化衝突 印尼男打傷無辜路人遭判刑

台南罷綠委連署起訴11人 綠:只逮到車手卻未追到機房

假幣商助柬埔寨詐騙機房洗錢逾3億 調查局逮水房首腦

影/台南刑大破獲詐騙集團話務轉接機房 主嫌還是個詐欺通緝犯

相關新聞

超商收銀員偽造932次交易侵占32萬 事發後遭判刑6月

新竹縣超商門市林姓收銀員,從112年3月至113年2月間,以操作收銀機「取消/儲存交易」功能偽造不實紀錄,共達932次,...

男跑步機昏厥身亡飯店賠380萬…家屬申請保險金遭拒 提告結果曝光

台中市呂姓男子4年前入住中科大飯店,於健身房使用跑步機時昏厥,時隔1個多小時才被飯店人員發現,送醫仍宣告不治,法院判飯店...

向天鳳宮申請乞福彩金3萬元 被催討竟報警稱被廟方冒名

49歲吳姓男子向學甲侯府天鳳宮申請乞福彩金3萬元後,因天鳳宮負責人多次追討,吳竟向警方報案指稱,被廟方負責人偽簽他的姓名...

中藥販售新令違法? 藥師公會理事長告衛福部長:像在當皇帝

藥師公會不滿衛福部中藥販售新令,理事長黃金舜今率領幹部到台北地檢署按鈴控告衛福部長邱泰源、中醫藥司長蘇奕彰涉圖利罪;黃金...

男控陸籍繼母棄父不顧還重大虐待 提告拔繼承權卻吞敗

兩岸婚姻迫於政治現實,感情路上往往阻礙不少,新竹一名陳姓男子前往大陸經商多年,已經離婚的他在大陸與一李姓女子交往後生下一子,後來回台辦理結婚登記,但在陳重病住台養病期間,李女都在大陸未到台灣照顧陳,就這樣兩地相隔2年餘,直到陳男病逝都沒見到面。 而陳男與前妻生的兒子,認為繼母無情無義,甚至為了某奪家產,不僅施虐父親,還對父親提告要錢,已經構成對父親的重大虐待,因此對繼母提告,要求法院確認繼母的繼承權不存在,但官司日前一審宣判,竟然是兒子敗訴,為何李女仍保有繼承權?要如何才能構成重大虐待?本周聯合報數位版法律快譯通專欄,將為讀者詳解,歡迎訂閱分享。

周刊爆「芝蔴村文教」禁止行使股東權利 董事長林宗翰告誹謗

周刊爆料「芝蔴村文教」遭法院禁止行使股東權利,「芝蔴村文教」認經營權問題遭抹黑不實報導造成社會誤解與品牌損害,芝麻街文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