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近2年虎頭蜂數量變多 專家憂「沒冬眠時間」

新北設置虎頭蜂熱點地圖,提供查詢虎頭蜂出沒點。圖為捕蜂示意圖。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新北設置虎頭蜂熱點地圖,提供查詢虎頭蜂出沒點。圖為捕蜂示意圖。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新北設置虎頭蜂熱點地圖,提供查詢虎頭蜂出沒點,台大昆蟲學系教授楊恩誠表示,虎頭蜂每年有新的蜂后開始築巢產卵,冬季遇寒流來襲,巢穴壽命就會結束,但如今觀察2022、2023年數據,冬季的數量愈來愈多,「害怕以後虎頭蜂沒有冬眠時間」。專家也說,溫度是影響虎頭蜂生長因素。

新北統計,螫傷登山客最多的3種虎頭蜂,黃腰虎頭蜂喜築巢於草叢中、樹枝上或屋簷下,為都會及與市郊最常見虎頭蜂。中華大虎頭蜂則在土穴、石穴、樹洞中築巢;黃腳虎頭蜂、黑腹虎頭蜂初期築巢於土穴中,後期遷至10公尺高樹枝。

楊恩誠表示,近6年很多通報案都在住宅區,山區通報案都是被蜂螫傷,人不可能改變生態行為,政府應該多做宣導,讓民眾有正確觀念,未來也會跟市府研發APP,標定警戒地區,經過此處會提醒民眾,類似國家警報,目前還在研發中。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蜂類專家陸聲山說,溫度是影響虎頭蜂生長的因素,以今年為例,2至3月溫度很穩定,也沒有寒流,溫度起伏不大,虎頭蜂發育會很快速,族群增長數量更快,在6、7月就有聽到被蜂螫的案例,早期都是9、10月才會有這樣,確實在近幾年的11、12月都還看得到虎頭蜂。

陸聲山表示,虎頭蜂有個特性,會回到原本的巢穴築巢,但是否被蜂螫,要看虎頭蜂被騷擾的程度,還有警戒範圍大小。只有1、2個人去爬山,跟10幾、20人上山的狀況差很多,若發現有虎頭蜂就是「快速安靜離開,不要大聲喧嘩」。

陸聲山說,虎頭蜂只要釋放警戒費洛蒙,停留愈久只會被螫愈多,能少一針就少一針,這也是降低風險的關鍵。外出時發現虎頭蜂要保持冷靜,起初只是警告民眾「靠太近了」,可能持續30秒至1分鐘,不要有揮打等大動作。

對於新北建置虎頭蜂出沒熱點地圖,陸聲山認為有幫助,現在蜂窩會出現在住宅區,初春時蜂窩小不好發現,建議專業人員要多加巡視熱點,早發現早移除,若等到蜂窩變大才處理,移除時會造成殘蜂亂竄,提高危險性。山區部分,若在步道或山上住區,就要讓有經驗者優先巡視,熱點若有距離,則是次要優先。楊恩誠則希望可設儀表板功能,提醒民眾在虎頭蜂繁殖季要多注意。

新北設置虎頭蜂熱點地圖,提供查詢虎頭蜂出沒點。圖為捕蜂示意圖。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新北設置虎頭蜂熱點地圖,提供查詢虎頭蜂出沒點。圖為捕蜂示意圖。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過往摘除虎頭蜂巢,只能仰賴人力,穿好防護衣再爬上樹摘除,危險性高。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過往摘除虎頭蜂巢,只能仰賴人力,穿好防護衣再爬上樹摘除,危險性高。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寒流 新北 虎頭蜂

延伸閱讀

民宅飛來虎頭蜂螫傷沒呼吸心跳 基隆老翁及時搶救恢復

虎頭蜂3年通報件數破8千 新北設置熱點地圖、成立無人機隊

桃園婦自家果園遭虎頭蜂螫 全身不適消防注射腎上腺素急救

石碇爬山遭虎頭蜂攻擊 3人螫傷送醫

相關新聞

新北近2年虎頭蜂數量變多 專家憂「沒冬眠時間」

新北設置虎頭蜂熱點地圖,提供查詢虎頭蜂出沒點,台大昆蟲學系教授楊恩誠表示,虎頭蜂每年有新的蜂后開始築巢產卵,冬季遇寒流來...

美濃湖水雉築巢呈倍數成長達78隻 蓮農明年成立第二巡守隊

百年前美濃湖濕地面積60公頃,現在僅剩三分之一,連帶影響濕地生態多樣性,水雉數量愈來愈少,但在保育志工努力下情勢扭轉。今...

溫順阿金突緊咬男童拖行不鬆口!下秒飛來大樹枝狠砸網驚:慢1秒就沒命

一名男童正在院子中玩耍,旁邊一隻黃金獵犬靜靜趴地不動,突然這隻阿金竟發瘋起來死死咬住男童衣角拖行,男童被狗攻擊不知所措,結果下秒竟飛來一根大樹枝狠砸在剛剛男童站立的地方,讓不少人直呼是狗狗救了孩子一命。

從小被母牛養大!黃狗目擊媽媽要被變賣宰殺 傷心到絕食哭求飼主饒命

一隻米克斯小狗從小沒有狗媽媽,被一隻母牛撫養長大,已經將母牛視作親生母親。日前飼主因為窮困不得已只好賣掉母牛,沒想到狗狗竟在飼主面前痛哭求放過,讓飼主陷入了天人交戰。

狗狗吃飯「一直用鼻子推碗」是想怎樣?不是貪玩…背後有這7個原因

有些鏟屎官會發現狗狗有時候不好好吃飯,一直用鼻子把狗碗推來推去,甚至把裡面的飼料弄得滿地都是,不曉得在做什麼。寵物雜誌《dogster》便針對「狗狗鼻子頂碗」的行為歸納出7點解釋,好奇的飼主們一起來看!

不忍了!白底虎斑對室友揮貓拳「私刑討公道」 原因曝光網友看傻

貓咪吃起醋來也是很可怕的。日本一對被救援的貓咪「Nana」(ナナ)和「Ten」(テン),日前為了爭奪小主人懷裡的寶座大打出手,忍不住出手掐脖子還想呼貓掌,超生動的照片讓飼主笑說再也拍不到如此有魄力的照片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