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有錢人是怎麼累積出億萬身家的? 國稅局官員調查遺產稅10年找到真相

今年第一檔!當沖變融券被軋到 IET爆違約交割1631萬元

國內醫院首遭駭客大規模攻擊 北部醫學中心逾500台電腦當機

侯友宜攜超夯小物拜年 交通平安小神衣詢問度高

新北市新聞局推出文創品「交通平安小神衣」,讓大人小孩都喜愛。圖/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新北市新聞局推出文創品「交通平安小神衣」,讓大人小孩都喜愛。圖/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新北市新聞局推文創小物「交通平安小神衣」,引起回響,正加碼印製,預計農曆3月媽祖生於新北市轄內各大媽祖廟發放,傳遞祝福。

交通是城市治理的重中之重,市長侯友宜說,新的一年將持續從工程、宣導、教育、監理、執法等面向落實道安工作,為市民維護安全的交通環境。

新聞局推出「交通平安小神衣」,農曆年前與新北市12家宮廟攜手合作免費發送給民眾,首批4000個不到一周就發放完畢,還有其他縣市民眾特地前來新北索取。

新聞局長李利貞指出,已準備加碼印製交通小神衣,規畫農曆3月媽祖生於新北市各大媽祖廟發放。李也說,交通小神衣設計別出心裁,正面繡有象徵守法行車的Q版小車車,背面則繡上「交通平安」字樣,民眾可將於宮廟祈求的護身符放入開口內袋,作為平安符,讓保平安的象徵陪伴大家行的安全。

新聞局也提醒民眾「路口要停讓,安全有保障」,把停讓文化當成日常交通習慣,當駕駛時務必「慢看停」,車輛行經路口,主動禮讓行人;當行人時要「停看聽」,走路要走行人穿越道,注意周遭狀況,落實停讓文化,以行動守護自己與他人平安。

新北市新聞局推出文創品「交通平安小神衣」,讓大人小孩都喜愛。圖/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新北市新聞局推出文創品「交通平安小神衣」,讓大人小孩都喜愛。圖/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交通是城市治理的重中之重,新北市長侯友宜說,新的一年將持續從工程、宣導、教育、監理、執法等面向落實道安工作,為市民維護安全的交通環境。圖/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交通是城市治理的重中之重,新北市長侯友宜說,新的一年將持續從工程、宣導、教育、監理、執法等面向落實道安工作,為市民維護安全的交通環境。圖/新北市新聞局提供

侯友宜 文創 新北 行人

延伸閱讀

新北市公車評鑑出爐 5業者獲優等

賴清德邀五院院際協調 侯友宜呼籲:要求自己更重要

吳靜怡:總統大選侯友宜是棄子 柯文哲目標成中共支持的人

侯友宜:中央若扣補助 財劃修法新北恐僅增百億

相關新聞

新北三芝櫻花盛開 區公所規劃二子坪賞櫻專車

三芝區櫻花季正式展開,巴拉卡公路沿線櫻花綻放,花況已達六成,粉嫩花海點綴山林,吸引不少遊客賞花拍照。為方便民眾前往二子坪欣賞櫻花美景,三芝區公所特別規劃「二子坪賞櫻專車」,提供便捷的接駁服務,讓大家無須煩惱交通問題,在春日裡輕鬆感受櫻花的浪漫魅力。

新北淡水鄧公里彩繪燈籠比賽 結合愛心物資捐贈更溫暖

專注的眼神,一筆一畫完成美麗的燈籠作品,新北市淡水區鄧公里辦公室,里長在日前舉辦親子創意燈籠彩繪比賽,吸引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來報名,里長表示,舉辦這樣的親子燈籠慶元宵的活動已經有15年,今年還特別在現場提供大家家中捐出來的生活物資,包括了全新未使用的衣物,都是讓需要的人自由拿取,也讓這場活動更加溫暖。

新年度列示範道路 新北汐止福德一路要刨除重鋪

在汐止福德一路,出入的車子真的很多,尤其在高速公路康寧街匝道通車後,車流量更大,不過,沿線路面有部分嚴重不平整,對於騎車開車來說,相當危險,所以,新北市政府今年度將福德一路列入示範道路計劃,將進行道路重鋪,還給用路人平坦的通行空間。

寒假結束開學日 新北瑞芳警分局守護學童安心上下課

寒假結束,今(11)日是新學期開學首日,許多家長將家中寶貝送到學校,校門口有導護志工及老師協助疏導,但因開學首日人車較多,新北市瑞芳警分局也特別安排警力,加強守護開學日上、放學時段之學童安全,並與導護媽媽密切配合,共同協助學童順利穿越馬路,安全進入校園,展開新的一天校園生活。

看好淡江大橋通車商機 新北淡水海關碼頭首度標租

淡江大橋預計明年第1季通車,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表示,為提升國際觀光吸引力及接待量能,首次公開標租市定古蹟淡水海關碼頭...

京華城案爭議蔡壁如敗訴 市議員洪健益:欠我一個道歉

針對參選民眾黨主席的前立委蔡壁如提告散播不實言論求償案,台北地院審理駁回,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洪健益今天表示,她不該介入京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