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創!解決小巨蛋淹水 北市籌30億打造「敦北大排」

面對極端天氣,北市府提升台北市降雨容受力從78.8毫米至88.8毫米,其中一項計畫自籌30億,沿敦化北路至台北小巨蛋興建「敦北地下大排」總長1.25公里,預計貯留量達3.2萬立方公尺,相當於16座標準游泳池的水量。水利處表示,這項工程是全國首例,以捷運潛盾工法挖貯留管,避免影響居民生活和交通。
該工程完工後,將提升小巨蛋周邊及敦化北路沿線的降雨容受度,解決當地逢大雨必淹的問題。據府方人士表示,當地是台北市長蔣萬安當立委時的選區,過去跑基層時,里長與當地居民的就請求免於淹水,蔣萬安上任後開始規畫,由市府自籌預算,今年獲議會通過。
水利處下工科指出,台北市為高度開發的城市,若要大興土木在市區開挖興建大型排水設施相當不易,且於地面施工將對市民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過去曾於台北市文山區興建地下滯洪池,解決當地逢雨必淹的狀況,但該項施工方式並非所有地區都適用,市府才推動敦化北路地下貯留管興建工程。
水利處長張凱堯表示,一般挖滯洪池,像在高雄市,需要有很大的空間,在日本是設「地下皇宮」也要用到很大的公共空間在地下挖「箱子」工程會影響附近住家,北市決定改採地下貯留管,利用捷運潛盾工法施工「挖潛盾道拿來裝水」。
該工程以敦北公園作為貯留管的起點,沿敦化北路推進至台北小巨蛋,貯留管內徑5.6公尺,下挖深度達40公尺,比捷運還深,預算30億元,工期預計38個月,水利處希望今年8月招標、10月決標,今年底動工。未來另規畫在承德路從成淵高中到建成公園,挖第二座貯留管。
為了避免施工時影響居民,張凱堯指出,這項工程全國首創,因台北市寸土寸金,道路下方也都是管線,用其他的工法對交通衝擊大,地下貯留管雖然費用較高,但像「微創手術,傷口很小」幾乎都在地下施工,只看得出入口,沿線看不到工地。
張凱堯說,未來完工啟用,當敦化北路下水道系統的水近八成滿時,若預報雨還會再下,就會將水截走,留在地下貯留管,大雨過後再抽出排掉,工程設有6個「瀑布型」的引水豎井,還設計小型的水力發電機,利用位差發電蓄電,供排水時使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