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碧潭堰魚道護漁 洄游盛況空前

新店碧潭堰自蘇迪勒颱風後重建,歷時近3年完工,魚道成為亮點設計,吸引多達63種魚類洄游,水下攝影機記錄大批鯉魚、草魚、大頭鰱覓偶產卵畫面。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曾晴賢肯定護漁政策與監測機制,期待今年洄游盛況再創新高。
新北市水利局指出,碧潭堰原為1977年省水利局興建的混凝土堰體,歷經蘇迪勒颱風損壞後,市府爭取前瞻計畫補助重建投入逾5億元。魚道設計是亮點之一,坡度、水流均經精算,並搭配AI監測系統記錄洄游生物,還設立YoutTube頻道直播水下畫面,記錄到63種魚類、10種蝦蟹類。
新北市水利局長宋德仁表示,魚道啟用後持續吸引洄游魚類,近期天氣回暖,魚群感受到繁殖訊號,洄游行為明顯增加。碧潭堰夜間也觀察到大量毛蟹出沒,魚道中特別加裝繩索,協助毛蟹順利攀爬洄游,數量已達數萬隻。
住在碧潭堰附近的江姓男子說,從小就在新店溪邊長大,還記得早年堰體破損、環境雜亂,「以前沒有什麼魚,現在魚群很可觀。」
曾晴賢表示,透過水下攝影監控與定期生態調查,已累積豐富數據,加上碧潭堰上下游封溪護漁政策,讓溪中魚、蝦、蟹等生物得以安全洄游與繁殖。
水利局指出,未來將擴大推動「水漾學堂」,結合導覽、解說與教學,把教室從學校搬到河邊,讓民眾能更深入了解河川生態,親近新店溪河廊風貌,成為獨特的「無圍牆水漾博物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