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眾量級」母公司涉逃漏稅!家寧一家人全成被告 母怒:不要再拍了

賞螢季來了!新北復育螢火蟲有成 台韓交流復育經驗

新北市農會辦理生態導覽活動,宣導關於螢火蟲的生態習性、棲息環境、復育工作等知識。圖/新北市農業局
新北市農會辦理生態導覽活動,宣導關於螢火蟲的生態習性、棲息環境、復育工作等知識。圖/新北市農業局

新北市農業局長期輔導新北市農會文山農場復育螢火蟲有成,自2019至2024年,已野放2萬7600隻螢火蟲,有3萬6343人次參與活動。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螢火蟲專家吳加雄近日接待韓國代表趙信一、韓國龍仁市保育團體代表等一行人參訪文山農場,交流兩地的保育經驗。

韓國參訪團表示,為了保護在地的螢火蟲,市民自主發起了龍仁市螢火蟲保育團體,同時由龍仁市公所協助進行龍仁市螢火蟲保育相關工作。韓國螢火蟲保育方式多是由市民團體進行棲地保護,首先調查現有的螢火蟲棲地範圍,藉由人為控管減少開發利用,保護螢火蟲的棲息地,進而保護該處的螢火蟲生存,目前保育成效集中在國家公園及風景區,每年亦會在韓國全羅北道茂朱郡舉行螢火蟲季。

新北市的螢火蟲復育工作,除了棲地保護外,還包括主動的棲地營造,例如螢火蟲喜歡的水域及草生地,增加螢火蟲棲息地,進而增加螢火蟲種類及數量。吳加雄表示,文山農場透過在水域周邊布置鬆軟的沙土及青苔提供螢火蟲卵、幼蟲良好的居住及化蛹環境,並在環境中撒放落葉供蝸牛、螺類取食,提供螢火蟲幼蟲穩定的食物來源。

新北市農業局長諶錫輝說,農業局致力於打造兼具生產、生活、生態「三生永續」家園,守護新北市生態,螢火蟲是良好環境的指標生物,每年4月從海邊到山區都有豐富的螢火蟲資源及舉辦賞螢活動,共享保育成果。

新北市農會表示,欲前往文山農場賞螢的民眾,可於網站預約半日遊行程,包含螢火蟲卡套DIY、採茶體驗、晚餐、賞螢導覽,每人600元;或是報名純賞螢導覽,每人200元,13歲以下、65 歲以上收費125元,除網路預約外,也接受當天現場報名。

韓國參訪團與新北市文山農場、新北市農業局交流保育經驗。圖/新北市農業局
韓國參訪團與新北市文山農場、新北市農業局交流保育經驗。圖/新北市農業局
新北市農業局長期輔導新北市農會文山農場復育螢火蟲有成。圖/新北市農業局
新北市農業局長期輔導新北市農會文山農場復育螢火蟲有成。圖/新北市農業局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螢火蟲專家、台灣代表吳加雄接待韓國代表趙信一博士等人,一行人昨參訪文山農場。圖/新北市農業局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螢火蟲專家、台灣代表吳加雄接待韓國代表趙信一博士等人,一行人昨參訪文山農場。圖/新北市農業局

新北 螢火蟲復育 賞螢

延伸閱讀

台北市區少見螢火蟲棲息地 木柵公園萃湖賞螢趁現在

火金姑亮相滿月圓 點亮夜間璀璨森林

春夜限定 新北賞螢秘境浪漫登場

螢火蟲季欣賞夢幻螢光 宜蘭各地推導覽活動

相關新聞

新北淡水體育會春季健行千人響應 全民齊步走

為了響應全民運動一起來,新北市淡水區體育會特別在上週六舉辦「運動i台灣2.0計畫 春季全民健康」健行活動,體育會表示,過去都會在每年的九月體育節舉辦健行,而現在特別增加在四月舉辦春季健行,希望帶動運動氣氛,這次健行天氣相當晴朗,一早就有超過一千多人來共襄盛舉。

傳統結合創新 保生大帝創意神豬新北淡水區公所展出

每年農曆的三月十五,也是傳統宗教保生大帝聖誕,而淡水三芝一年一度保生大帝誕辰的重要祭典,九庄輪祀保生大帝,不僅是新北市無形文化資產,更是地方上重要的信仰,而每年的傳統神豬比賽,近幾年更加入了創意神豬比賽,今年有六組參賽,包括了里長與在地學校,並且在上星期的祭典結束後,於淡水區公所一樓大廳展出。

新北汐止今年48里參加環評 自強里強調環保綠美化

新北市政府里環境認證下里考評,今(21)日是前往了汐止區,今年汐止50個里,就有48個里參加,其中自強里這次拿出了環保強項,包括水樸滿及利用果皮自製洗潔精,再加上加強環境綠美化,希望能夠獲得評審委員的青睞,順利拿下環境五星4連霸。

八仙塵暴10年觀光沒落...景觀廊帶3主軸吸遊客留在八里

10年前八仙塵爆意外,將繁榮一時的八里觀光打入谷底,地方殷殷期待振興觀光經濟。八里公所提出沿著北堤濕地,沿著明渠規畫觀光...

新北啟動招牌整頓 店家、民代盼配套到位減衝擊

為改善市容景觀、保障行人與用路人安全,新北市工務局今啟動「招牌新視界」專案,將針對突出過大、鏽蝕、離地高度不足等違規招牌...

山林美景近在咫尺!雙北「Top10健行步道」交通便利又好走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一年內「雙北健行步道」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雙北健行步道排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