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期準備好了 翡翠水庫25道閘門全面待命中

翡翠水庫「排洪隧道」(左)、「發電廠出水口」(右)檢查測試正常。圖/台北市翡管局提供
翡翠水庫「排洪隧道」(左)、「發電廠出水口」(右)檢查測試正常。圖/台北市翡管局提供

台灣每年5月進入防汛期,可預期梅雨、颱風豪雨接踵而來。台北市政府翡翠水庫管理局超前部署,4月初展開各項防汛整備工作,最重要的翡翠水庫大壩的25道控水閘門則於昨天完成測試操作,確保正常操作功能。

翡翠水庫集水區廣達303平方公里,面積為北市1.1倍,位在新店溪流域909平方公里的上游。

台北市翡管局長林裕益表示,台灣每年5月至11月為防汛期,梅雨季首先登場,接著進入夏天,經常有颱風豪雨發生。為確保翡翠水庫「蓄洪防災」功能,4月初已全面檢查及操作測試各項控水閘門,其中翡翠大壩溢洪道、沖刷道、河道放水口、排洪隧道、發電進水口共25道控水閘門,已於昨天完成操作測試,功能正常,全面待命中。

翡管局說,颱風豪雨期間,水庫操作得宜,可截留洪水,減少新店溪三分之一、降低淡水河九分之一的洪水與水患風險。去年歷經凱米、山陀兒、康芮3次颱風,翡翠水庫超前部署,7月至10月控制水庫水位,預留2成至3成的水庫庫容,颱風來襲時,即可不用洩洪放水,減少新店溪及其下游地區的洪水。

林裕益強調,去年3次颱風洪水,翡翠水庫平均洪水削減率達到90%,攔截洪水量總共高達1億5699萬噸,將原本可能致災的洪水,截流轉化為「民生用水」及「水力發電」水源,防災又興利。

翡管局安全檢查科長何謹余指出,翡翠水庫的大壩是一位守護水資源的全能健將,擁有25道控水閘門,分別設在溢洪道、沖刷道、河道放水口、發電進水口、排洪隧道及副壩,每一道閘門各有防洪、供水、排砂等功能。

何謹余說,溢洪道每道寬14米,共有8道,同時排放最高達每秒7670噸的排洪量,相當瞬間排放3座奧運標準游泳池的水量;大壩中央處的3道「沖刷道」,每秒可排洪700噸;大壩最下方的「河道放水口」,排放流量每秒47噸。這些閘門肩負洩洪與供水功能,也擔任水庫健康守護者,執行「蓄清排渾」水力排砂,減少淤積,延長水庫壽命。

安全檢查股長孫建哲提到,翡翠大壩內部還設有3處不同高度的「發電放水口」,每秒可供102噸水力發電,發電後的原水能提供下游直潭淨水場所需用水,供應大台北600萬人民生用水,去年翡翠水庫供水發電收入超過8.5億元,創水庫營運以來之最。

翡翠水庫「沖刷道」完成檢查及測試操作正常。圖/台北市翡管局提供
翡翠水庫「沖刷道」完成檢查及測試操作正常。圖/台北市翡管局提供
翡翠水庫「河道放水口」檢查及測試操作正常。圖/台北市翡管局提供
翡翠水庫「河道放水口」檢查及測試操作正常。圖/台北市翡管局提供

翡翠水庫「溢洪道」完成檢查及測試操作正常。圖/台北市翡管局提供
翡翠水庫「溢洪道」完成檢查及測試操作正常。圖/台北市翡管局提供
翡翠水庫「副壩」放水測試正常。圖/台北市翡管局提供
翡翠水庫「副壩」放水測試正常。圖/台北市翡管局提供
翡翠水庫「發電進水口」檢查及操作測試正常。圖/台北市翡管局提供
翡翠水庫「發電進水口」檢查及操作測試正常。圖/台北市翡管局提供

洪水 翡翠水庫 颱風

延伸閱讀

北市綠化破功!王欣儀曝:3年內樹倒萬棵 只種回4千多棵

北大特區颱風過境樹穴兩樣情 樹林填平、三峽仍大洞惹民怨

去年10月颱風崩落到現在沒修 基隆麥金路山坡居民怕怕

去年颱風衝擊濁水溪治沙 因應今年汛期中央再開處方

相關新聞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活動晚間登場 300秒煙火點亮鶯歌夜空

新北市美術館昨正式開館,今晚舉行開館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壓軸300秒煙火秀絢爛登場,璀璨光彩點亮鶯歌夜空,吸引數千名民眾一...

自來水園區嘻哈大賞現場氣氛嗨到爆 明天也免費入園

北水處主辦「源源不絕!2025嘻哈大賞」活動,今天下午在自來水園區進行現場決賽,全國大專院校及高中嘻哈高手,一決高下,頒...

僅17件成案 北市青銀換居卡關

台北市社宅「青銀換居」計畫2022年上路迄今僅17件成案,有議員認為推動卡關包含土地增值稅、租期、生活習慣、供給不足等原...

影/新北美術館開館 300秒藝鳴新聲煙火秀盛大慶祝

新北市美術館昨天開館,為了慶祝開館美術館自4月26日起舉辦一系列開館活動,首周末今明兩天晚間8點30分,於戶外園區推出5...

丈夫突逝…陪伴小女兒車禍復健重生 69歲俞愛鄉獲頒新北模範母親

為感念母親辛勞,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在市府6樓大禮堂表揚114年度模範母親,共有57位獲獎。社會局表示,此次獲獎者最高齡為1...

北市都更審查牛步…她提「都更師」解方 可省一半時間

台北市進入大都更時代,市議員林亮君指出,北市都更審議曠日廢時,去年僅核定「7件」一般案件平均審查日數也高達140個工作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