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BA/金塊全員轟炸破紀錄 搶七痛宰快艇二輪迎戰雷霆

兩岸觀策/美中僵局可望轉向 台海卻要逐步鎖進死局?

首批進口萊豬輸台 澳洲22.99公噸豬雜驗出萊克多巴胺

推動社宅10年累積3.6萬戶 「新北社宅十年有成」專書今發表

新北市政府今於中和安邦青年社會住宅舉辦「社宅專書成果發表會暨入厝園遊會」,見證新北推動社會住宅十年來的重要里程碑。記者江婉儀/攝影
新北市政府今於中和安邦青年社會住宅舉辦「社宅專書成果發表會暨入厝園遊會」,見證新北推動社會住宅十年來的重要里程碑。記者江婉儀/攝影

新北市政府今於中和安邦青年社會住宅舉辦「社宅專書成果發表會暨入厝園遊會」,見證新北推動社會住宅十年來的重要里程碑。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近10年大力推動社宅,用多元興辦模式,迄今已有3.6萬戶。

城鄉局表示,三重中和是社宅BOT案,開創公私協力模式;新莊新豐社宅透過容積獎勵捐贈取得社宅供給;永和中正橋社宅與派出所共構,將資源運用最大化;三峽國光社宅提供公托長照服務,打造宜居共融生活環境。

土城員和社宅以青年共居為核心概念,導入社區共享空間和活動結合新場域;新店民安社宅將工業區變更回饋,回應社宅需求;新店央北社宅結合醫養,提升地區服務效能;板橋民權社宅透過都市更新取得社宅及公益空間,落實居住正義目標。

此外,新北推出「青銀共居」、「合作共居」、「高齡友善換居」、「長者安心居方案」等全國首創計畫,打造跨世代融合、互助共居的全齡安養社區。也推動「租金依所得分級」、「育兒家庭入住加籤」等精進政策,讓社宅入住制度更公平合理,扶助青年家庭及弱勢族群。

城鄉局指出,「宜居家園的追尋—新北社宅十年有成」專書完整記錄市府十年來從政策規畫、建設推動到制度創新的各項努力,也將作為未來各縣市推動社宅的重要參考。

新北市議員金瑞龍表示,未來當然希望爭取更多社宅,中和比較特別,有很多中央甚至外縣市政府的用意,希望能藉由溝通協調,推動更多社宅基地,照顧更多有需要的民眾。

市議員張嘉玲認為,中和算是新北社宅量體多的地方,因為公有地比較完整,興建不會被拖延阻礙,除了中央的用地,新北市府應該要盤點手上資源,能用的地點就要釋放,不要放著不做。

新北市政府今於中和安邦青年社會住宅舉辦「社宅專書成果發表會暨入厝園遊會」,見證新北推動社會住宅十年來的重要里程碑。記者江婉儀/攝影
新北市政府今於中和安邦青年社會住宅舉辦「社宅專書成果發表會暨入厝園遊會」,見證新北推動社會住宅十年來的重要里程碑。記者江婉儀/攝影
新北市政府今於中和安邦青年社會住宅舉辦「社宅專書成果發表會暨入厝園遊會」,見證新北推動社會住宅十年來的重要里程碑。記者江婉儀/攝影
新北市政府今於中和安邦青年社會住宅舉辦「社宅專書成果發表會暨入厝園遊會」,見證新北推動社會住宅十年來的重要里程碑。記者江婉儀/攝影

中和 社宅

延伸閱讀

國民黨遭收押黨部書記長兼選委會委員 新北市府:將通報免職

新北中和雙屍案曝「漏洞」 議員、專家籲強化照護機制

新北中和社宅施工挖破自來水管 14里近1.5萬戶停水到明早6時

北市社宅「隨到隨辦」採掛號郵寄 挨批像衝廟門搶頭香

相關新聞

北市蛋黃區警力吃緊 恐影響觀光商圈街頭治安

4月初發生輔仁大學韓國申姓留學生在台北市西門町遭人拿開山刀劃傷背部,台北市長蔣萬安隨後要求警方重視西門町治安。但西門町商...

志工退場年齡惹議 民代籲以實務狀況取代一刀切

新北市義警、民防及守望相助隊依現行各縣市多依據民防法第5條「未滿七十歲者」的規定,將年齡70歲視為參與資格門檻,導致不少...

索資「報復員警?」藍議員反遭暗示放話「有媒體在問」

國民黨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涉死亡連署案,上月25日北院重開羈押庭,黨主席朱立倫、立委王鴻薇到場聲援,王要闖管制區遭警攔阻...

廣角鏡/淡水「南瓜隧道」

新北淡水區南瓜本月進入產季,農友「屯山阿嬤」謝簡素打造成9座「南瓜隧道」,種植逾400米長的「黑海」品種,搭配橘紅色「東...

新北市美術館音樂之夜張清芳獻唱 蕭煌奇今接棒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系列活動邁入第二周,昨晚間壓軸由新北市交響樂團攜手金曲天后張清芳獻上「星月芳語:五月的樂章」音樂會,大批...

北市人行道修繕 大安內湖落後

北市今年人行道待修繕共939件、總面積30萬平方公尺,但每一區的修繕面積固定只有4583平方公尺,議員指出,「齊頭式」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