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淡江大橋通車 新北擬在兩側建微型公車轉運站

淡江大橋預計明年完工通車,預估車流將衝擊地方交通,新北市交通局長鍾鳴時表示,研擬在淡水與八里兩端都設置微型公車轉運站,除了整合周邊公車路線,也規畫增加定期班次,希望能夠解決民眾使用公車需求。地方議員建議要設置淡水-板橋通勤快線、板橋-石門觀光路線與地方就醫快線,鍾允諾評估。
淡江大橋歷經10年建設,終於將在明年完工通車,將成為世界最大跨徑450公尺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
過去淡水地區道路主線車流量往淡水每日1.9萬輛車、往八里也是1.9萬輛車,不過交通局預估,淡江大橋通車後到2031年,分別會提升至2.4萬輛車、2.3萬輛車,將加重周邊道路負荷,衝擊沙崙路、中正路等路段,如何透過大眾運輸減輕周邊道路負擔,成為首要目標。
市議員陳家琪指出,淡江大橋按照期程明年3月通車,未來可連接台64等路線,可以大幅縮短車輛行走時間,勢必也會引入大量車潮,市府若現在沒有針對公車、捷運等大眾運輸提出整合計畫,大橋開通後,地方交通運輸是必會卡關。
鍾鳴時表示,目前交通局已經研擬規畫在淡江大橋兩側淡水、八里兩端規畫小型的公車轉運站,整合周邊公車路線,另外也會根據需求,研擬增加班次,滿足需求。
交通局運輸管理科長林詩欽說,小型轉運站主要是整合周邊道路與人行路線,利用退縮道路讓行車路線更順暢,目前現有行經周邊的公車路線有淡水有紅26、八里紅13、紅22,不過未來會怎麼整合,或新增哪些路線,目前還在評估中。
陳家琪指出,北海岸地區通勤都非常仰賴公車路線,她具體建議在淡江大橋通車前,至少要新增3條路線滿足地方需求,第一條是淡水到板橋的「通勤快線」,要減少繞行時間,更快速直截的路線。
第二條則是板橋到石門的「觀光路線」,假日要有固定班次,串連八里、淡水、石門、三芝,讓民眾能夠完成1日遊使用,促進北海岸地區觀光。
第三條則是「就醫快線」,串連北海岸醫療院所到林口長庚,由於未來市道105也會完成,才能保障民眾就醫便利性。
陳家琪強調,淡江大橋完工,地方引頸期盼,希望不會只是施政內容的一段文字,而是真的要改善並給予民眾安全與快速的上班和回家的道路。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