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交通死傷年增 新北推社區化課程 專家籲:知易行難

新北市高齡者交通死傷事故有增加趨勢,又以未依規定穿越道路、未注意車前情況占比最高。新北市社會局今天在道安會報提出製作社區化教材策略,針對危險路段發生過的事故製作教材,直接向鄰近社區長者宣導,更具臨場感、生活接近性,達到改變長者行為目的。
道安顧問程玉傑指出,社會局指長者在聽講這類教材後,前後測道安觀念正確率有明顯改善,但實際上路「知易行難」,怎麼透過案例讓目標對象了解事故發生原因與肇因,並實際改變,才能有效降低死傷數字。
新北市老年人口截至目前已達77萬餘人,占比已達19.31%,預計今年就會超過20%,進入超高齡化社會。根據交通部資料,雖新北高齡交通死亡與受傷事故低於全國平均,但前年死亡94人,去年增加到105人;受傷人數前年7046人,去年則增加至7791人,有成長趨勢。
其中新北高齡者交通事故死亡主要肇因,依序是未依規定穿越道路、未注意車前狀況、未保持行車安全間隔距離、未依規定讓車、左轉未依規定,絕大多數都與用路人道路觀念有關,如何精準宣導,成為關鍵。
社會局老人福利科股長吳佳明在今天專案報告指出,目前既有宣導通路觸及對象有限,宣導內容無法產生共鳴,社會局已運用相關統計資料精準宣導,開發多元宣導場域,並運用體驗學習與製作社區化教材策進。
吳佳明說,他們根據道安大會事故分析的危險路段,與社區周邊路段比對,透過路老師到現場勘查、攝影記錄製作成教材,再到鄰近里民活動、社區照顧據點與松年大學宣講,讓長者更有感。
吳佳明舉例,去年10月三重正義北路、信義西街口,發生自小客車與82歲行人擦撞的死亡事故,即製作教材宣導騎車經行人穿越道應禮讓行人先行,及行人行經路口應注意左右來車觀念;去年9月五股成泰路曳引機與行人事故造成96歲長者死亡,則宣導應該依標誌標線穿越道路。
社會局說,目前宣導後,民眾前後測正確率都有提升10-17%不等,將持續擴大辦理更多在地化教學內容。
新北市長侯友宜說,長者多使用機車與步行,發生交通事故死亡原因,以沒有按照規定穿越道路最多,做了這麼多宣導,就是要提醒他們注意交通安全,如何建立正確觀念,相關單位要持續努力。
道安顧問吳繼虹則認為,社區化教材與體驗式教材確實有幫助,不過她認為,進入超高齡社會,除了用路觀念,政府單位很常忽略視力問題,如果相關宣導能夠提供簡易視力檢查,效果也許可以加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