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雙薪夫妻買2千萬高級住宅 多年後淚嘆「拿命換生活」:退休恐破產

學生苦求撤文…葉丙成涉性平洩密案被送性平會 最高恐罰15萬

林口AI園區汙水系統BOT流標4次 市府改BTO最快7月招標

新北林口國際AI+智慧園區已有7家進駐廠商。圖/新北市經發局提供
新北林口國際AI+智慧園區已有7家進駐廠商。圖/新北市經發局提供

AI產業蓬勃發展,林口國際AI+智慧園區現有7家廠商進駐,另有5筆抵費地正招商中,但園區汙水下水道系統BOT案2年流標4次,偷排廢水防不勝防。議員李宇翔憂心,現在不少廠房都在建設了,污水系統卻遲遲未解,恐影響林口山區水源。經發局說,廠商使照、建照發放均會要求提出水汙染防治措施或納管證明,且經檢討將BOT改為有償BTO,最快7月再公告招商。

林口國際AI+智慧園區現有7家廠商進駐,包括半導體設備廠ASML艾司摩爾、鉑珵環保科技、維麒科技、台灣聚合化學等,廠辦正施工或申請執照或都市設計許可審查中,然而園區內汙水處理廠及管線工程BOT案,將分兩期施作共9.23億,從2023年第1次招商,至2024年第4次招商,均沒有廠商投標而流標4次。

經市府彙整意見,潛在廠商不願投標原因有二,一是目前園區廠商進駐家數少,汙水量不足,其二為回收年期太久,初期投入成本太高,回收年限卻要29年,因此市府調整招商模式,由機關爭取預算補助興建成本,汙水廠及管線均採有償BTO,即民間投資新建,政府給付建設經費取得所有權,由民間機構營運,以降低廠商初期成本支出,提高投標誘因。

議員李宇翔說,園區汙水下水道系統BOT案頻流標,是因廠商預估園區成熟至少需10年,導致BOT案乏人問津。李認為政府應負起責任,承擔產專區園區事業汙水問題,有基礎建設也能增加企業參與誘因,質疑市府不想承擔責任,才會當初用BOT案招標,現在不少廠房都在建設了,污水系統卻遲遲未解,恐影響林口山區水源。

經發局綠色產業科長陳信良說,汙水下水道系統有償BTO案最快7月再公告招商,坦言2020年評估時雖有3、4家潛在廠商有意願,當時預估需18、19年回收成本,但碰上疫情營造原料飛漲,廠商重新估算發現需29年才能回收,投標風險增加,因此改採有償BTO。

至於如何防堵先建好廠商偷排廢水?陳信良說,廠商取得建照時,需提出汙水處理或納管證明,申請使照也同樣要有水汙染防治措施或納管證明,處理過的水會進入排水溝,同時設有採樣口以便隨時稽查。

林口 李宇翔 BOT

延伸閱讀

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微整形」 打造中部旅遊驛站中心

三峽車禍釀3死....模範父親肇事 新北市社會局:立即取消資格

三峽車禍/網疑肇事駕駛報復性衝撞?新北警局長回應了

世壯運/好玩卡沒跟新北商圈合作?體育局:新北官網有呈現

相關新聞

「台北民歌新浪潮」開唱 年滿65歲及世壯運選手有優惠

適逢民歌誕生50周年,台北市政府攜手17家音樂展演空間,即日起至6月8日邀請市民一同感受民歌新生命,65歲以上可免費入場...

新北萬里幼兒園校外教學 山林裡闖關、溪畔戲水

新北市立萬里幼兒園每年都會舉辦校外教學,以往校外教學會在台北市立動物園辦理,不過今年一改以往到動物園的行程,選擇省下通車時間到萬里在地的休閒農場裡活動,從山林闖關到溪畔戲水,學童們玩得相當開心。

新北雙溪牡丹社區包粽送暖 獨居長者提前過端午

端午佳節將至,新北市雙溪區牡丹社區發展協會今(21)日舉辦「包粽送愛心」活動,邀請社區內熱心婆婆媽媽一同動手包粽子,為獨居長者與弱勢家庭送上節日的關懷與溫暖。活動經費由觀天下有線電視公司全力贊助,總共包製約500顆粽子,象徵濃濃的社區情誼與人間溫情。

新北汐止伯爵街14巷塌陷 先打鋼軌椿穩固地基

汐止區伯爵街14巷在上個禮拜發生道路塌陷,在緊急封閉禁止通行後,也開始進行搶修,除了已經覆蓋大片帆布,防止下雨再有水沖刷地基,並且打一整排的鋼軌椿穩固,今(20)日新北市議員白珮茹也特地到現場關心施工狀況還有進度。

夾縫人行道怎麼走 新北議員會勘要求規劃改善

學區附近學童人行安全問題近期備受關注,新北市淡水區在育英國小前,中山北路三段往淡水市區方向,有民眾發現地方畫設人行道與槽化線,但畫設方式另民眾傻眼,不僅空間狹窄、標示模糊,還容易與機車道混淆,人車爭道險象環生。對此新北市議員鄭宇恩日前更邀集公所人員到現場會勘,並且要求改善。

新北藍批政院刪一般性補助 綠嗆:刪除國家預算是藍白

新北市議會國民黨團今天發文痛批行政院近日以總預算為由,將刪減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款」,賴總統應該下台。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