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線列車卡隧道…故障率高 議員籲府級檢討

北捷文湖線昨再出包,上午8時多一列車發生異常,卡在隧道上,乘客受困半小時,無奈摸黑走軌道旁走道才脫困。時逢通勤尖峰,乘客擠爆月台,怨聲載道,逾1小時才恢復正常營運,約8400人受影響。
台北捷運公司對此致歉,初步研判是推進開關元件故障,導致線路異常。台北市長蔣萬安要求北捷限期改善,提出具體作為。
文湖線大直站往動物園站方向一列車上午8時3分發生異常警訊,停在站間隧道裡,因短時間無法排除障礙,站務人員引導198名旅客下車,經由軌道旁維修走道,換搭接駁列車。大直站至松山機場站間單線雙向運行,劍南路站至中山國中站改由公車接駁,直到9時22分才將異常列車移至側軌,夜間拖回機廠檢查。
「煩不煩啊,三天兩頭壞一次。」民眾把矛頭指向蔣萬安,批「文湖線不意外」,要求市府把捷運維護好。
議員陳宥丞說,北捷2015年以來,遇故障或異常停駛紀錄逾800次,文湖線就占近200次,他要求北捷以科學方法找出「異常故障率高」的原因,啟動府級檢討。
「文湖線弱不禁風,遇雨則當。」議員游淑慧說,今年5月22日文湖線列車也因雨卡在軌道上。她要求市府重新評估文湖線硬體,「完整調查、誠實面對;該換就換、該花就花」,別讓文湖線變成「詐湖線」。
北捷指出,文湖線屬自動駕駛系統,只要有異常訊號,列車就會啟動故障自趨安全保護暫停,確保旅客安全。近3年文湖線行車延誤件數呈逐年下降趨勢,前年21件、去年10件,今年迄今6件,將持續精進檢修預防,提升系統穩定度。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教授鄭永祥說,文湖線系統異常風險較北捷其他路線高,主因自駕系統、全線高架、不少路段位在雷區。他建議北捷可透過營運技術克服,一是提早發現,評估零件更換年限是否可再提早;二是緊急應變處理,盡量縮短旅客延誤時間。
逢甲大學運輸與物流學系助理教授洪百賢表示,文湖線開通近30年,已接近一般列車使用年限,故障頻率高也是相當有可能。另外,原始設計為中運量,隨使用者超出原有規畫,也可能加快設備和零件耗損。
他建議可從維修紀錄著手,零件、設備故障有無與當初設定不同,若有,則需調整維修計畫;也可加上AI等新科技輔助,即早判斷零件、設備損耗狀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