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阿嬤的假牙不見了 清潔隊垃圾堆中找 鄉長也到場關心

因購買俄國石油....考慮對陸課徵關稅?范思曝川普「真實想法」

台中驚傳死亡車禍…轎車衝撞行人「擋風玻璃碎裂」 7旬婦不治

北市公車司機起步急煞停惹民怨 議員曝每天至少1件投訴

北市公車平均每日至少1件急煞停投訴,議員詹為元近期接獲不少陳情,司機猛踩油門起步,結果人還沒站好就摔倒。示意圖,與新聞事件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北市公車平均每日至少1件急煞停投訴,議員詹為元近期接獲不少陳情,司機猛踩油門起步,結果人還沒站好就摔倒。示意圖,與新聞事件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北市公車平均每日至少1件急煞停投訴,議員詹為元近期接獲不少陳情,司機猛踩油門起步,結果人還沒站好就摔倒,他要求市府不該再漠視,應從司機人力、工時、班表合理化做起,才是真正保障市民安全的治本作法。公運處說,已為駕駛加薪、抽查工時等。

詹為元發現,近3年投訴公車司機起步急煞停的件數高達1313件,年均437件,等於每天有1至2件乘客反映;近5年乘客摔傷通報件數年均200件,2021年205件、2022年182件、2023年240件、2024年200件、2025年至5月累積95件。

他質疑,反映件數多卻無法改善,北市府稱是路況問題,但他認為結構性問題,長年司機人力不足、排班緊湊。

詹為元說,又以262、307、705、706、707等長途路線更是常見,一趟車程4個半小時起跳,時程遇到塞車被壓縮,司機只能開快「追回來」,就怕被投訴或被罰,惡性循環最終受害還是乘客;市府雖有評鑑機制加重扣分、司機工時稽查等機制,僅是流於表面。

他也指出,北市今年成立「公車學院」,教育訓練駕駛與幹部,至今4場次共533人參與,包含新進駕駛訓練193人、高齡風險駕駛訓練189人、實車體驗訓練94人等。但參與名單是業者自行安排,無強制力且沒追蹤改善成效,只是「有做而已」,並無解決基層司機壓力過大、排班不合理的結構性問題。

公運處業務稽查科長梁筠翎回應,透過大數據資料檢討,提升公車路線營運效率。另外,公車新運價今年1月20日起實施,駕駛長配合加薪8000元,期盼可減少現有駕駛長的流失、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公運處每月抽查駕駛長工時,確保每日駕車時間不超過10小時,若超時工作依規裁處。

梁筠翎表示,行車安全主要仰賴駕駛行為,公運處及公車業者將持續加強教育訓練,要求駕駛長落實各項SOP,避免急煞車或猛加速,也會落實「右轉指差確認、左轉再三確認,停讓行人優先通行」等流程。

至於北市公車公會「公車學院」預計辦理10場次以上培訓課程,培訓駕駛長與幹部。梁筠翎說,4月28日、7月31日實車體驗營,除了宣導各項SOP,更安排駕駛長擔任乘客,實際感受急煞車、猛起步及遭車門夾住等體驗,盼透過換位思考調整駕駛行為,提供更安全及舒適的服務。

公車

延伸閱讀

議員批公車常急煞釀民怨 北市公運處要求落實SOP

北市啟明學校新校長爭議多 教育局:遴選公正、依法行政

外出留意!雨彈午後襲台北市 恐有短延時強降雨50至60毫米

獨/北市飯糰店反惡罷被出征到停業 現湧入「五星」業績還暴漲

相關新聞

超大雷雨炸北市...文山區破百毫米 防災三級開設

受到強對流雲系發展影響,台北市今天下午大雷雨,信義文山等區時雨量驚人,台北市災防辦表示,雨量主要集中在文山、信義、內湖、...

不想人擠人來這裡!大稻埕夏日節隱藏版賞煙火熱點曝光

大稻埕夏日節明登場,如不想擠進大稻埕碼頭人擠人,北市工務局衛工處特別推薦隱藏版賞煙火熱點迪化汙水處理廠休閒運動公園的跨堤...

市民小巴沒繪排隊線爆插隊還打架 司機無奈成「調解委員」

台北市民小巴是住宅與捷運、公車站的中繼接駁交通工具,有民眾在捷運市政府站自主性排隊等車,卻因沒排隊線規範而有人插隊,變成...

比高雄「毒菇島」更扯?北市樹上曾長有「毒靈芝」

高雄連日雨不停,分隔島長出不少綠褶菇成「毒菇島」引熱議。北市過往也有野菇出沒,不只綠褶菇,也有無毒的雞肉絲菇、雨來菇等,...

蘆洲湧蓮寺廟口禁擺攤惹議 攤商憂斷生計…公權力今進場

蘆洲湧蓮寺廟口商圈近日爆發禁設攤爭議,新北市場處以公安疑慮為由,自7月31日起禁止蘆洲成功路161號前方騎樓攤販設攤,引...

淡水漁人碼頭仲夏煙火秀今登場 近6萬人賞煙花

新北市漁業處辦2025淡水漁人碼頭仲夏繽紛煙火秀,今年攜手「北海岸時尚藝術季」登場。煙火規模及精彩度更勝以往,最大12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