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評論/縮短城鄉差距 別只是紙上談兵
新竹縣近年人口穩定增長,預計明年8月前突破60萬人口,更坐擁全台人口第一大鄉、鎮。但伴隨而來的塞車與入學夢魘、房價高漲,成了新竹人之痛,同時不可忽視的是,偏鄉少子化嚴峻,人口減少下醫療、教育、生活機能飽受影響,地方政府應積極盤點資源配套,莫讓城鄉差距越拉越遠。
根據人口統計,竹北市1月達到21.9萬,距離跨越22萬人口大關僅一步之遙,最快今年上半年達標,未來可望超越全國第一大市的彰化市22.3萬。湖口鄉人口8萬3827、竹東鎮人口9萬7757,也紛紛躍升為全國第一大鄉與鎮,屆時全國最大鄉鎮市都在新竹縣。
新竹縣人口移入激增,不僅受惠於竹科,還有竹北數個產業園區蓬勃發展加持,但帶來民生問題不少,警消業務繁重也是警訊。去年底前雖有補充警消人力,但勤務量繁重,加上房價、物價太貴,留不住人,三年一到,不少人請調返鄉,竹縣留下來的幾乎都是菜鳥,人力問題不斷惡性循環。
新竹人飽受塞車之苦,縣府近年著手新建替代道路、改善工程與聯絡道延伸等,但開闢再多馬路,以2020年為基準,新竹縣的汽車車輛登記數比例也增長11%,居全國之冠,唯恐讓更多車輛塞在路上。新竹縣市是共同生活圈,應加速合作建設跨縣市的交通合作網絡,別總停留在紙上談兵。
教育M型化也是新竹縣現在進行式,竹北近半學校總量管制,湖口、竹東去年起也多所總量管制,新校舍蓋不停,反觀鄉村學校卻在萎縮,偏鄉學校的代課老師也多,設備、環境與竹北相比差距大,更吸引家長往竹北移動。地方政府得設法提升網路、社區與教師資源,有效縮短城鄉差距。
行政院去年核定桃竹苗大矽谷計畫,預料鄰近竹科的衛星市鎮的人口更為密集,不僅要先超前部署教育、交通、居住等配套,區位外的鄉鎮市人口正銳減中,政府也要正視城鄉發展的極端化,盤點各項資源配套均衡施展,民眾幸福感才能全面提升。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