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清明掃墓時間、祭品、服裝都要注意 「15大禁忌」全公開

綠營共諜案連環爆 另有立院助理赴澳門交付機敏資料被逮

不捨清貧榮民遺眷單親扶養孩子 台南小東里里民各捐300湊10萬捐贈

42歲蘇姓榮民遺眷獨力扶養13歲女兒,因本身身體狀況不佳、有僵直性脊椎炎,每年都要換血一次,一個月僅能打零工賺取微薄收入,與女兒住在不到5坪的套房。記者袁志豪/翻攝
42歲蘇姓榮民遺眷獨力扶養13歲女兒,因本身身體狀況不佳、有僵直性脊椎炎,每年都要換血一次,一個月僅能打零工賺取微薄收入,與女兒住在不到5坪的套房。記者袁志豪/翻攝

42歲蘇姓榮民遺眷獨力扶養13歲女兒,因本身身體狀況不佳、有僵直性脊椎炎,每年都要換血一次,一個月僅能打零工賺取微薄收入,與女兒住在不到5坪的套房;台南市榮民服務處認養她的孩子,每月提供3000元補助,期望能協助度過難關。

蘇姓榮民遺眷的吳姓丈夫均是中華民國國民,吳是空軍上士退伍,但因服務年資未滿20年,雖有榮民資格,卻沒有退休俸;丈夫過世後,蘇女獨力扶養13歲女兒,僅靠幫孩子課後輔導,每個月賺取約1萬元收入,加上中低收入補助,支付租金後,常常入不敷出。

45歲林姓婦人也是陳姓陸軍上尉榮民遺眷,均是我國國人,同樣是中低收入戶、沒有退休俸,獨力扶養9歲女兒;去年女兒車禍骨折,她每天在家陪伴,到處接家庭代工付房租維生。她身體健康,生性樂觀、開朗,努力要將孩子照顧長大。

台南市榮民服務處關懷家境清貧的榮民遺孤,認養她們的孩子,每月提供3000元補助,希望讓失怙的榮民遺孤能安心向學;若有收到各界提供的生活物資,也會優先捐贈給關懷對象,儘量幫助她們生活無虞。

小東里里長余天翔本身也是上校退伍,自從得知榮民遺孤的狀況,十分不捨,號召里民每人每月300元,本月20日總共集資10萬元捐助給榮服處。另外,近日兒童節將至,屆時余在里上發起義賣高麗菜活動,義賣所得同樣將捐助榮服處遺孤。

余天翔也引薦台南市社團法人淨緣慈善會總幹事徐士媛、會監事吳采融,今天拜訪榮服處處長王國能後,表示榮民弟兄為國從軍,淨緣慈善會秉持關懷老弱孤寡與弱勢,願意認養3位遺孤,透過拋磚引玉,期望激起社會各界的愛。

榮服處服務組長李全順指出,許多國軍弟兄年輕時入伍,因未習得一技之長,學歷也高不成、低不就,退伍後在外面工作很不容易、十分辛苦,部分家庭經濟狀況不佳;若在工作、經濟等壓力下提前離世,遺眷、遺孤即陷入困境。

王國能表示,榮民遺孤雖然失去一部分依靠,但透過社會愛心善舉,讓他們能感受到溫暖與支持,期待能有更多愛心人士共同參與認養行動,讓每一位善心人士都能成為他們人生旅途中的光亮,為社會帶來更多溫暖與希望。

台南市社團法人淨緣慈善會總幹事徐士媛、會監事吳采融拜訪榮服處處長王國能,認養3位榮民遺孤。記者袁志豪/翻攝
台南市社團法人淨緣慈善會總幹事徐士媛、會監事吳采融拜訪榮服處處長王國能,認養3位榮民遺孤。記者袁志豪/翻攝
小東里里長余天翔自從得知榮民遺孤的狀況,十分不捨,號召里民每人每月300元,本月20日集資10萬元捐助給榮服處。記者袁志豪/翻攝
小東里里長余天翔自從得知榮民遺孤的狀況,十分不捨,號召里民每人每月300元,本月20日集資10萬元捐助給榮服處。記者袁志豪/翻攝

榮民 認養

延伸閱讀

黃國昌點名綠委護航鍾文智 修法除罪替綠色權貴當門神

無須長距離步行 竹市83路公車4月起增「新竹榮家」站

新竹縣宣布續發敬老禮金1萬元 4月1日起開放申請

有洋蔥!開闢人倫林道70多榮民殉職 擲筊願留台守護山林

相關新聞

台南哈赫拿爾森林 啟用一年問題多

被喻為「市區最後秘境」的台南市南區哈赫拿爾森林,市府今年規畫散步導覽路線,帶領漫步景點,不過目前塑料垃圾散落、水池疑面臨...

台南花旗木花季登場 雲林農博遊樂園開幕

台南西港區金砂花旗木進入花季,近期幾波低溫使花期延後,目前僅約2成綻放,仍吸引不少遊客賞花。市長黃偉哲昨出席花旗木活動「...

柳科機器人基地 環局強化空品監測

中央規畫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台南結合此計畫將加速推動柳營科技工業區暨環保園區3期報編,市府指出,3期定位為「機器人園區...

西螺農會流水席 迎大甲媽遶境

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後天深夜起駕,預計6日進入雲林縣西螺鎮境內,當晚駐駕福興宮,回程9日同樣駐駕福興宮;為迎接數十萬名香客...

中央總預算刪凍 台南衝擊大 黃偉哲:捷運負擔恐從1成變5成

台南市主計處今天在市政會議報告114年中央預算刪減對台南市的影響與對策,中央預算被刪減2076億、凍結1381億,金額史...

清明未過端午先到? 台南水道博物館驚現2公尺蛇蛻

正逢春暖花開之際,蚊蟲蛇鼠也紛紛出沒,但「誰把衣服亂丟了?」,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園區內的密林區,今館方人員發現一條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