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日式飯糰店被砸 律師願以3.3萬出租30坪店面「搬來台北吧」

台股收19,106點下跌288點 台積電收835元下跌15元

世壯運足球場竟被評為最低等級!恐損國際形象 執委會:5月封場維護

桃園桐花遲到 今年桐花祭新推5區13秘境7遊程邀你賞桐

今年「五月雪」桐花「遲到」,桃園市長張善政(前排右三)主持桃園桐花祭開跑。記者曾增勳/攝影
今年「五月雪」桐花「遲到」,桃園市長張善政(前排右三)主持桃園桐花祭開跑。記者曾增勳/攝影

「五月雪」桐花今年受天候影響,桃園市桐花「遲到」,至今花開兩成,桃園市長張善政今天主持2025 桃園桐花祭開跑典禮,他推薦桃園桐花季5大賞桐區13處賞桐秘境、3場次桐樂會及精心規畫7條賞桐花路線,特別推出兒童專屬「親子桐遊之旅」,邀請各地民眾本月底、5月初來賞桐。

2025 桃園桐花祭暨伯公祭儀今天上午在桃園市龍潭區客家事務局舉辦,張善政由客委會副主委邱星崴、民代及里長多人陪同,主持客家局「伯公」土地公祭拜,由新生代藝人吳玳慈(阿布)擔任桐花大使,帶領小朋友表演精彩客家童謠舞蹈,活潑桐花祭童趣童話氛圍。

張善政說,桃園為全台客庄代表,前陣子天氣冷,他擔心桐花沒開花,幸好近日天氣回暖,桐花開了兩成,花季持續5月,將是桐花開最美時刻,桃園桐花祭推出龍潭、楊梅、大溪、蘆竹、龜山5大賞桐區及舉辦3場次桐樂會,推出兒童專屬企畫「親子桐遊之旅」,安排7條賞桐路線,美不勝收,邀請所有民眾一起來桃園賞桐花。

邱星崴表示,桃園是全台最早舉辦桐花祭縣市,桐花祭已是客委會每年重點推動的文化活動,桐花祭看見許多年輕創意,讓人感受客家文化傳承和創新,各縣市規畫小旅行,鼓勵民眾走進客庄、體驗客家文化,客委會特別製作「桐花花況觀測平台」,讓民眾即時掌握花況安排賞桐花,歡迎大家走訪客庄賞桐花。

市政府客家局今年更推出桃園桐花祭賞桐537玩法,規畫龍潭、楊梅、大溪、蘆竹、龜山5大賞桐區域共計13處賞桐秘境,辦理客文館桐樂會,串聯龍潭、楊梅桐樂會3場次桐樂會,包含客庄市集、表演、客家米食、文創手作DIY活動。並規畫7條最受歡迎的桐花小旅行遊程,及新增1條兒童專屬「親子桐遊之旅」,歡迎大家一起來賞桐花。

桃園桐花祭新推出兒童專屬「親子桐遊之旅」,新生代藝人阿布(中)擔任桐花大使,與小朋友表演開鑼。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桐花祭新推出兒童專屬「親子桐遊之旅」,新生代藝人阿布(中)擔任桐花大使,與小朋友表演開鑼。記者曾增勳/攝影
今年「五月雪」桐花「遲到」,桃園市長張善政主持桃園桐花祭開跑。記者曾增勳/攝影
今年「五月雪」桐花「遲到」,桃園市長張善政主持桃園桐花祭開跑。記者曾增勳/攝影
今年「五月雪」桐花「遲到」,桃園市長張善政(左四)主持桃園桐花祭開跑。記者曾增勳/攝影
今年「五月雪」桐花「遲到」,桃園市長張善政(左四)主持桃園桐花祭開跑。記者曾增勳/攝影

客家文化 桐花祭

延伸閱讀

天氣偏冷推遲彰南桐花花期 估計母親節前有花可賞

埔里辦桐花祭推廣客家文化 採茭白筍嚐傳統點心

雪白桐花與盧山橋輝映 嘉義市桐花祭浪漫登場

地主不願清 13億天價清運費壓垮桃園永豐市地重劃

相關新聞

注意!台61線北向後龍至竹南施工 明起封閉4天請改道

交通部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苗栗工務段為辦理台61線後龍至竹南路段的路基及路面改善工程,明(22日)起將封閉北向車道4天...

竹縣違章鐵皮屋大火 燒出管理漏洞

新竹縣湖口鄉一處鐵皮倉庫16日火警,意外燒出違建管理漏洞。該倉庫雖早列違建,縣府也強制拆除,但部分空間存放有害廢液、粉體...

竹縣台知園區年底完成聽證會 縣府協調竹北一公墓遷建

新竹縣長楊文科上任後積極推動五支箭政策,臺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為其中重大計畫,楊文科曾多次為台知園區向中央請命,盼能推動產...

苗栗高鐵特區違停拖吊大執法 領車民眾直呼:虧大了

針對苗栗高鐵特區周邊道路違規停車亂象,苗栗縣警局近日啟動大執法,對於人行道及綠帶的違停汽機車展開取締、拖吊,展現守護用路...

新竹4景點入選台觀光100亮點 推遊艇與門票200元抵用券

新竹縣峨眉湖、五峰張學良文化園區、尖石青蛙石步道及司馬庫斯四大景點,成功入選交通部「台灣觀光100亮點」。為進一步推廣亮...

台中好孕專車7月上路卻「看得到、吃不到」? 議員籲放寬標準

台中市好孕專車預計今年7月上路,綠營議員今質疑,好孕專車被盧秀燕市長列為三大福利新政之一,但今年7月前生產的孕婦竟然「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