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日式飯糰店被砸 律師願以3.3萬出租30坪店面「搬來台北吧」

台股收19,106點下跌288點 台積電收835元下跌15元

世壯運足球場竟被評為最低等級!恐損國際形象 執委會:5月封場維護

桃園龍岡干米節登場 13國使節體驗潑水祈福歡樂嗨翻

桃園龍岡米干節開鑼,雲南少數民眾傳統潑水祈福遶境後,民眾享受潑水祈福一場歡樂。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龍岡米干節開鑼,雲南少數民眾傳統潑水祈福遶境後,民眾享受潑水祈福一場歡樂。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天下午出席2025桃園龍岡米干節使節宴暨開幕式,在13國使節團代表見證體驗下,宣布今年米干節開幕,張表示,一年一度龍岡米干節文化盛會,更像是一場與國際友人的家庭聚會,充分展現桃園是一座族群多元共融、擁有國際熱情友誼的城市。

桃園龍岡米干節邁向第15年,榮獲交通部觀光署列為「國際級特色活動」,為桃園代表觀光文化品牌活動之一,今天米干節開幕,展期至4月27日止為期2周,張善政由立委呂玉玲、魯明哲等民代陪同,參與浴佛,結黃絲帶為緬甸地震祈福,參加雲南少數民眾傳統孔雀、馬鹿開道,展開遶境潑水祈福,晚上舉辦長街宴,吸引各地民眾觀光參與一起潑水一起歡樂。

張善政介紹參與今年13 國駐台代表及眷屬參加龍岡米干節開幕,一起隨著快樂率動音樂打歌擺動舞蹈,帶動會場熱情氛圍,隨後品嘗滇緬金三角地區代表性美食的米干料理、甜點,參與象徵祝福的潑水祈福儀式,深刻感受龍岡地區滇緬多元文化的獨特魅力。

張善政表示,桃園龍岡米干節不僅重要文化盛會,更像是一場與國際友人共聚的家庭聚會,期許米干節活動年年舉辦,持續發揚光大,成為桃園具代表性的國際文化盛事,接著明天及下個周末假日還有閉幕活動,歡迎各地民眾大家來體驗享受。

市政府觀旅局表示,今年龍岡米干節以「四海相聚、共祈平安」為主軸,舉辦潑水祈福、火把求吉、文化體驗3大活動,首次推出3場長街宴,以「簸箕飯」呈現,搭配多道雲南特色菜餚,還有水花火舞及全台獨特的黃香木彩臉文化體驗,26日舉辦懷舊之夜,歡迎民眾身著復古服飾或配件參與,體驗豐富多元的異域活動。

桃園市長張善政(中)與立委民代參與龍岡米干節雲南傳統遶境及潑水祈福。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中)與立委民代參與龍岡米干節雲南傳統遶境及潑水祈福。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龍岡米干節開鑼,雲南少數民眾傳統孔雀、馬鹿開道展開遶境潑水祈福。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龍岡米干節開鑼,雲南少數民眾傳統孔雀、馬鹿開道展開遶境潑水祈福。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右二)參加龍岡米干節浴佛為組緬甸地需祈福,宣布今年米干節開幕。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右二)參加龍岡米干節浴佛為組緬甸地需祈福,宣布今年米干節開幕。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中)與各國使節團代表及眷屬,一起參加龍岡米干節傳統打歌跳舞。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中)與各國使節團代表及眷屬,一起參加龍岡米干節傳統打歌跳舞。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中)與民代、13國使節團代表眷屬,宣布今年米干節歡樂開鑼。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張善政(中)與民代、13國使節團代表眷屬,宣布今年米干節歡樂開鑼。記者曾增勳/攝影

張善政 聚會

延伸閱讀

桃園桐花遲到 今年桐花祭新推5區13秘境7遊程邀你賞桐

觀光不能等 地震周年花蓮市長魏嘉彥啟動縣外交流

張善政赴北檢掀話題 綠批帶頭違法、藍反擊司法已死

批民進黨是綠共!張善政:籲司法機關懸崖勒馬 勿成歷史罪人

相關新聞

注意!台61線北向後龍至竹南施工 明起封閉4天請改道

交通部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苗栗工務段為辦理台61線後龍至竹南路段的路基及路面改善工程,明(22日)起將封閉北向車道4天...

竹縣違章鐵皮屋大火 燒出管理漏洞

新竹縣湖口鄉一處鐵皮倉庫16日火警,意外燒出違建管理漏洞。該倉庫雖早列違建,縣府也強制拆除,但部分空間存放有害廢液、粉體...

竹縣台知園區年底完成聽證會 縣府協調竹北一公墓遷建

新竹縣長楊文科上任後積極推動五支箭政策,臺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為其中重大計畫,楊文科曾多次為台知園區向中央請命,盼能推動產...

苗栗高鐵特區違停拖吊大執法 領車民眾直呼:虧大了

針對苗栗高鐵特區周邊道路違規停車亂象,苗栗縣警局近日啟動大執法,對於人行道及綠帶的違停汽機車展開取締、拖吊,展現守護用路...

新竹4景點入選台觀光100亮點 推遊艇與門票200元抵用券

新竹縣峨眉湖、五峰張學良文化園區、尖石青蛙石步道及司馬庫斯四大景點,成功入選交通部「台灣觀光100亮點」。為進一步推廣亮...

台中好孕專車7月上路卻「看得到、吃不到」? 議員籲放寬標準

台中市好孕專車預計今年7月上路,綠營議員今質疑,好孕專車被盧秀燕市長列為三大福利新政之一,但今年7月前生產的孕婦竟然「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