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女房東揭飯糰店曾承諾「有賺能漲房租」 現身喊冤:我不是惡房東

康橋成年禮車隊車禍7生輕重傷 環島行程提前結束?校方這樣說

逆向撞康橋環島車隊!肇事冷氣工出院一度失聯 致歉曝彎腰撿東西釀禍

台74線台中環線橋下綠化仍差最後8公里 市府籲企業認養

台中市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企業認養綠美化有助於降低碳稅,市府也會給予容積獎勵。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台中市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企業認養綠美化有助於降低碳稅,市府也會給予容積獎勵。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台中市府打造綠色城市,推動3大高架道路橋下空間綠美化,其中捷運綠線、都會區鐵路高架都已完成橋下綠化,台74線台中環線則完成將近九成,還有將近8公里待完成。市府表示,除了台74線,國道3號、4號與台61線都有待高架橋下綠化,呼籲企業積極認養。

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極端天氣造成都市熱島效應,城市降溫很重要,她上任後推動引風、增綠、留藍3解方,其中增綠就是都市綠美化,近年台中植樹全國第一,也率全國之先創制行道樹修剪規範等等,吸引許多城市前來取經,也獲得中央認可。

盧秀燕說,台中有許多高架建設,過去高架橋下較無人管理,她上任後推動捷運、鐵路與台74線三大高架建設橋下綠化,目前捷運綠線、台鐵高架路段橋下已全面完成綠化,台74線也幾乎完成,會繼續推進,若中央無法管養,市府希望爭取代管,並與企業合作。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台74線橋下綠指環計畫始於2020年,全長45.79公里,已完成37.81公里,與台積電和多家建設公司合作,市府負責整地,企業出錢植樹,以台積電為例,花費了約1億元;目前台74線還剩北屯到太平部分路段約7.98公里尚未完成綠化。

陳大田指出,鐵路、國道與省道橋下空間都屬於中央權責,不過中央單位較注重交通維護,可能無力提升都市景觀,市府願意代管,中央也樂見其成;接下來會推動國道3號、國道4號與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高架橋下綠美化,同樣採公私合作。

陳大田說,現在全球都在推行ESG以及碳稅等相關措施,企業與政府合作推動綠美化不但可以取得碳權、減低碳稅,市府也有其他獎勵措施,如協助提升都市景觀可以獲得容積獎勵等等,對企業有實質幫助,呼籲有能力的企業積極認養高架橋下綠美化。

建設局表示,台中2019年起推動植樹,每年須種植6000株以上,年年達標甚至超標,目前公園與行道樹總計有23萬7239株,既是六都第一也是全國第一;人均綠地面積達到9.46平方公尺,超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9平方公尺,全國僅次於高雄。

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台中為了對抗都市熱島效應,近年積極推動都市綠美化,目前公園與行道樹數量已居全國第一。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台中為了對抗都市熱島效應,近年積極推動都市綠美化,目前公園與行道樹數量已居全國第一。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台74線台中環線橋下綠美化工程已完成約九成,還剩近8公里,市府呼籲企業積極認養。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台74線台中環線橋下綠美化工程已完成約九成,還剩近8公里,市府呼籲企業積極認養。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國道 綠美化 高架橋

延伸閱讀

響應世界地球日 北台8縣市發起植樹活動盼百萬人種百萬樹

新北汐止今年48里參加環評 自強里強調環保綠美化

台中市政路延伸5月通車 紓解台灣大道交通

好消息!台中市政路「這1段」完工亮燈 預計5月通車

相關新聞

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人潮爆滿 交通部協助紓解疏運壓力

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為中部地區重要宗教盛事,交通部長陳世凱22日指出,為因應此次進香活動人潮,首次與「白沙屯拱天宮」合作,...

竹縣160家新申請的露營場 縣長楊文科:新業者申請按規定來

露營風氣盛行,新竹縣有160家新申請的露營場,新竹縣長楊文科今天在主管會報中提出,均依照露營場管理要點辦理,讓來竹縣露營...

竹縣員工育兒友善3政策 孕婦停車位、彈性工時及3600元禮券

新竹縣政府營造友善育兒職場環境、鼓勵縣府員工增產報國。在母親節前夕,縣長楊文科今日在主管會報中,宣佈推出3項貼心方案,包...

推廣寵物友善!樂天桃猿最快5月開放毛小孩進場應援 還有樂園能跑跳

家有毛小孩的職棒球迷有福了!桃園推廣寵物友善,正與樂天桃猿球團合作規畫可以帶中小型犬入場看比賽的空間,不僅如此,場邊還有...

桃園公共工程3大案 市府興訟向竹圍漁港碼頭營造商求償

桃園市竹圍漁港斥資1.89億元打造遊艇碼頭,因部分浮動碼頭啟用不到1年就壞,被市長張善政指定檢討的三大公共工程之一;調查...

白沙屯媽祖進香爆量30萬人 陳世凱視察雙鐵交通整備

白沙屯媽祖進香今年報名人數已突破30萬人,形成交通疏運龐大壓力,交通部長陳世凱今天下午特地從台北搭乘台鐵到白沙屯站,視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