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世代傳承!8旬客家藝師教竹編 學童驚呼比手遊更好玩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樂齡教育與世代間交流日益重要,桃園市育仁國小觀音樂齡中心推動代間學習,8旬客家藝師歐鴻金火與夫人歐王玉珠教導學童竹編草編技藝,不僅傳承傳統客家文化智慧,更促進世代交流融合,希望讓長者與學童在共學過程中培養更多情誼。
桃園市育仁國小承辦觀音樂齡中心,特別強化代間教育,多元學習課程包括草編與竹編傳承、祖孫活動、校外關懷、子孫共餐等。其中,「草編與竹編」凸顯客家人的生活智慧,輔導主任黃煥勇表示,早期農業社會物質匱乏,家庭生活用品、農漁器具多半就地取材,將草編與竹編技藝持續傳承,也讓年輕學子更能「親老」、「尊老」及「敬老」。
年逾80歲的歐鴻金火夫婦從不吝嗇分享技藝,歐爺爺開心表示,看到小朋友如此認真學習,更有動力將竹編與草編工藝技術傳承下去,一代接一代、一棒接一棒,不間斷地將感動與價值延續至後人。
而2人的傳承教學從介紹竹與生活、常見竹子種類、選材、竹材處理開始,再教基本編法人字型編法與斜紋編法,由淺到深。
「竹編青蛙還會跳好好玩,比現在的手遊還好玩。」參加活動的學生文章說,能跟歐爺爺和歐奶奶學習竹編和草編,覺得很新奇也很有趣。樂齡學員葉媽媽也說,做竹編童玩不是簡單的事,需專心投入,同時也勾起童年回憶,感到非常愉快。
歐鴻金火強調,要讓客家傳統技藝延續下去,需注入現代新元素,並與現代生活緊密融合,才更利於技藝的傳承與發揚光大。為此他傳承的課程以在地化、生活化出發,從指導銀幼製作竹蝦、竹青蛙、草刀等童玩做起,再加深到製作竹籃、草鞋、草編桌椅茶具等,透過老少共玩、共學與共融,推廣客家人的生活智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