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保護通報逐年上升 苗栗家扶辦兒保宣導盼降低傷害

苗栗家扶中心上午在竹南運動公園風雨球場舉辦「守護童心,親子同心」兒童保護宣導及親子趣味活動,共邀450組親子熱情參與。縣長鍾東錦指出,苗栗去年兒少保護案通報達1776件,受理1522件,派案調查523件,每個月服務超過100戶的兒少保護家庭,每月至少有超過100名兒少在政府保護安置中,可見問題的嚴重性。
苗栗家扶中心主任湯鳳琴表示,依衛福部統計,全國兒童保護通報人數逐年上升。以苗栗縣為例,113年經調查成案後接受密集家庭處遇服務的個案中,以身體虐待(含不當管教)」占46%最多,其次為疏忽(含遺棄、獨留)」占35%。這些數據背後,顯示的不僅是通報量的增加,更凸顯家庭在教養歷程中,仍存在許多尚待支持與理解的空間。
家扶基金會「兒少時期受教養情形調查」顯示,逾三成五兒少有遭受精神不當對待的疑慮,這類傷害兒少的黑數必須重視;其次有近九成家長表示曾以負向行為對待孩子,也造成傷害兒少心理的疑慮。
事實上,多數父母都是在毫無預習的情況下走進育兒旅程。孩子的出生改變了生活的節奏,也挑戰著父母的情緒與耐性。當壓力沒有出口、資源不足時,原本出於關心的管教,可能轉化為情緒性的懲罰;原本想要保護的心,卻在無意中造成傷害。
苗栗家扶已連續13年推動「428兒保日」倡議行動,今天並舉辦兒童保護宣導及親子趣味活動,共邀450組親子參與,現場充滿孩子的歡聲笑語,氣氛熱絡。
鍾東錦表示,縣府將持續和民間力量合作,落實兒少保護,目前苗栗縣的寄養家庭數量下滑,希望有更多具愛心的家庭加入,提供孩子一個暫時的庇護所。
家扶指出,如今智慧型手機讓大家可隨時隨地上網,社群媒體的興起,更將日常生活轉化為可被拍攝、上傳、分享的影像資訊。這樣的影像化浪潮,使兒少從很小的年紀起就處於高度曝光的環境中,過度的資訊接觸與影像散播,也為兒少帶來資訊安全與隱私風險,包括影像被濫用、身分被辨識,甚至受到線上騷擾等問題,這不僅考驗家庭與教育體系的應對能力,也迫切需要社會整體共同關注與建立保護機制。
今天活動現場規畫多項趣味十足的親子遊戲,希望讓家長與孩子在互動合作中增進情感連結,在歡樂氛圍中潛移默化加深對兒童保護議題的理解與重視。這次活動也串聯12個在地社福單位設攤參與,透過寓教於樂方式,向各家庭介紹苗栗縣內多元的兒少福利服務資源。今年活動獲得「台積電二廠及五廠」的支持,挹注寶貴資源與經費,共同為兒保宣導注入更多能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