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今防劇烈降雨北台灣轉涼 吳德榮:母親節恐大雷雨、閃電頻率高

川普貿易協議再現搖擺 美股道指跌近400點 史指連兩日收低

往返竹科慈雲路塞爆 市府將新增1車道、人車分流

新竹市慈雲路為往返竹科重要道路,為改善塞車,市府啟動龍山西路到光復路一段改善工程,除新增一車道外,也會在龍山西路口新設紅綠燈號誌及設置行人專用道,並遷移光復路人行天橋。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市慈雲路為往返竹科重要道路,為改善塞車,市府啟動龍山西路到光復路一段改善工程,除新增一車道外,也會在龍山西路口新設紅綠燈號誌及設置行人專用道,並遷移光復路人行天橋。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市慈雲路為往返竹科重要道路,尖峰時段車流量超過5000輛,為改善塞車,市府投入2634萬啟動龍山西路到光復路一段改善工程,除新增一車道外,也會在龍山西路口新設紅綠燈號誌及設置行人專用道,並遷移光復路人行天橋,預計明年上半年完工。

新竹市交通處指出,慈雲路交通改善範圍涵蓋慈雲路沿線6處主要路口,目前除先完成號誌系統優化,後續會採分段辦理工程改善,優先推動龍山西路到光復路一段的改善作業,總工程費共2634萬元,內政部國土署補助82%,約2160萬,市府自籌18%,約474萬元。

新竹市交通處表示,這次改善工程主要針對龍山西路到光復路之間的路段進行重要瓶頸改善。由於現有的人行天橋設計造成車道寬度不足,導致該路段長期交通壅塞,此次將針對天橋側溝進行整理與退縮,釋放道路空間,未來將新增一車道,使原本單車道恢復為雙車道。同時為解決車輛迴轉引發人車衝突,也將設計人車分流。

交通處也說明,慈雲路規畫設置貨車裝卸貨停車彎與公車停車彎,讓大型車輛停靠不再影響主線車流,同時搭配交通號誌調整,透過尖峰時段秒數的優化,降低人車衝突與等待時間,讓道路使用更順暢。

交通處補充,慈雲路全段工程總經費約9000萬,中央補助高達8成以上,將採分段方式施工,預計明年上半年完工。另為降低對通勤族不便,部分工程採夜間施工,也要求施工廠商加強施工前的宣導與交通引導措施,減輕工程對民眾通行的衝擊。

新竹市慈雲路為往返竹科重要道路,為改善塞車,市府啟動龍山西路到光復路一段改善工程,除新增一車道外,也會在龍山西路口新設紅綠燈號誌及設置行人專用道,並遷移光復路人行天橋。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市慈雲路為往返竹科重要道路,為改善塞車,市府啟動龍山西路到光復路一段改善工程,除新增一車道外,也會在龍山西路口新設紅綠燈號誌及設置行人專用道,並遷移光復路人行天橋。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市慈雲路為往返竹科重要道路,為改善塞車,市府啟動龍山西路到光復路一段改善工程,除新增一車道外,也會在龍山西路口新設紅綠燈號誌及設置行人專用道,並遷移光復路人行天橋。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市慈雲路為往返竹科重要道路,為改善塞車,市府啟動龍山西路到光復路一段改善工程,除新增一車道外,也會在龍山西路口新設紅綠燈號誌及設置行人專用道,並遷移光復路人行天橋。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 車道

延伸閱讀

桃園永安漁港南岸生態緩坡侵蝕嚴重 地方盼設置逐浪天梯

換屋族注意!竹市454件可退重購稅 稅務局已主動通知

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增加130億? 饒慶鈴:錢都沒入庫

影/頭屋自來水幹管延管通水 全鄉近半居民有自來水了

相關新聞

台鐵桃園站地下化延宕 半年進度2.63%

台鐵桃園車站地下化計畫(簡稱桃地計畫)原定2030年完工,因缺工缺料工程延宕3年,不僅如此,工程進度龜速,從去年10月近...

桃園新屋永安漁港南岸生態緩坡破功 盼設逐浪天梯

桃園市新屋區南岸牽罟文化館前海岸侵蝕嚴重,市府之前拆除原有醜陋電桿,運用生態工法設置緩坡,讓民眾能更親近海洋,不過半年過...

苗栗頭屋自來水延管通水 近千住戶受惠

苗栗縣頭屋鄉的自來水延管工程歷經5年半終於完工,昨辦通水典禮,解決鄉內簡易自來水供水不足的困擾,目前全鄉自來水普及率67...

砂石車肇事率高 桃警「加強4點」稽查超載、違規土方

桃園市警察局桃園分局分析轄內交通事故,發現砂石車等大型車輛因容易有「視線死角、內輪差」等因素,肇事率較高,有加強執法必要...

國防部刪除兩蔣謁靈、陵寢用詞 桃市府不滿發聲了

國防部上月公告修正兩蔣慈湖、大溪管理要點,將「謁靈」用語修正為「入營」,並刪除「陵寢」字樣,2用語確定走入歷史。兩蔣文化...

桃園市38處社區關懷據點 獲贈台灣季節水果

桃園市議員梁為超今偕同尤金果禮專賣店捐贈季節水果一批給予桃園市15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及23處弱勢兒少社區關懷據點,價值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