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轟曹興誠親中始祖 徐巧芯揭連串黑歷史:隨時可能再背叛台灣

網紅「鳳梨」嘉義駕車遭連開12槍 槍手共犯落網檢方聲押

推廣客語醫院典範 每周80客語友善門診辦競賽邀大家為傳承盡力

桃園市聯新國際醫院今舉辦「2025年客語認證研習營開訓典禮暨第一屆客家藝文競賽活動啟動儀式」。圖/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桃園市聯新國際醫院今舉辦「2025年客語認證研習營開訓典禮暨第一屆客家藝文競賽活動啟動儀式」。圖/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桃園市聯新國際醫院今舉辦「2025年客語認證研習營開訓典禮暨第一屆客家藝文競賽活動啟動儀式」,此次研習營吸引來自醫務部、護理部、醫技部、行政部、聯新國際醫療集團及聯新志工大隊等超過120位同仁報名參加,創下歷年新高,展現全院推動語言友善醫療的高度共識與行動力。

名譽院長廖文山指出,桃園市為全台客家人口最多的城市,有「客家第一庄」之稱,其中又以中壢與平鎮區為客家族群最為集中,約占全市4成。聯新國際醫院主要服務的對象來自中壢、平鎮,尤其是碰到長者時,透過熟悉的客語問診,不僅可降低就診焦慮,也有助病患理解病情與療程。目前院內每周提供80個客語友善門診,逾20位主治醫師具備客語能力,並設有客語廣播與客語志工服務櫃台,全方位打造語言友善的就醫環境。

客家委員會主委古秀妃表示,感謝聯新國際醫院長期致力於客語推廣,不僅員工客語認證率高,更展現對語言友善醫療的高度重視。院內醫師與護理人員主動使用病患熟悉的客語問診,有效提升醫病溝通品質,增強患者的安心感與信任感。對於聯新國際醫院能積極舉辦客語相關活動,並成立院內客家文化推廣委員會,具體展現醫療機構對在地文化的關懷與社會責任的實踐給予肯定。

桃園市客家局長范姜泰基則肯定聯新醫院落腳南桃園以來,深耕在地、成績亮眼,特別在客語推廣上展現高度行動力。他強調,透過制度化認證與實務應用,讓醫療現場突破語言隔閡,成為推動多元共融社會的典範。

院長許詩典表示,台灣現已邁入超高齡社會,醫師若能以患者熟悉的語言溝通,更有助於強化照護理解與療效。因此醫院也積極結合客家文化推廣,透過客家文化推廣委員會推動多項行動,包括與客家電視台合作推廣醫療知識、出版客語衛教手冊、聯合在地餐廳每月推出客家風味餐,及與平鎮區文化國小合辦夏令營醫院參訪,讓學童從小認識醫療與文化的連結,將文化根基向下扎根。

此外,下半年預計舉辦「客庄老照片展覽-客庄生活影像故事」,廣邀社區民眾提供老照片,共同尋找與收藏在地記憶,透過圖像重現昔日生活風貌,建構醫院與社區共同守護的文化平台。並於2026年舉辦第一屆客家藝文競賽,包含朗讀、歌唱和演講3大類,分設7個年齡組別,邀請桃竹竹苗地區的學生與民眾踴躍參與,讓客語文化透過活動傳承從醫療場域延伸至社區,更注入新世代能量。

桃園市聯新國際醫院今舉辦「2025年客語認證研習營開訓典禮暨第一屆客家藝文競賽活動啟動儀式」。圖/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桃園市聯新國際醫院今舉辦「2025年客語認證研習營開訓典禮暨第一屆客家藝文競賽活動啟動儀式」。圖/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醫師 語言 桃園 客語 客家文化

延伸閱讀

屏東推「客話講故事」 親子參與踴躍倍增至120場

客家幣挨轟年齡歧視 網友:不能抽獎的不是雜質吧? 客委會回應了

整理包/1000元客家幣7月登記!看懂領取資格、時間、流程 加碼先搶先贏

金曲36/歌王歌后出爐!〈星期五晚上〉年度歌曲 2025金曲獎完整得獎名單

相關新聞

台灣好行大龍門線增新站!270元無限搭乘桃園4線 夢多大讚「這美食」

桃園市長張善政上任後推出大龍門地區串聯低碳旅遊,今下午舉行記者會宣布台灣好行503石門水庫線正式升級為503大龍門線共新...

竹縣芎林圖書館獲補助9千萬 舊鄉公所將重建打造智慧閱讀空間

新竹縣芎林鄉再傳好消息!原位於芎林國小內、空間狹小的芎林鄉立圖書館,終於迎來全新升級。芎林鄉立圖書館新建計畫在7月4日獲...

關聖帝君聖誕 苗栗玉清宮捐贈縣府500萬元善款助弱勢、購艇強化救災

苗栗市玉清宮今天捐贈縣府500萬元公益善款,作為扶助弱勢家庭及添購救生橡皮艇等用途;縣長鍾東錦帶領社會處及消防局代表受贈...

桃消豹化身「關公豹」同遊大溪大禧遶境祈福 宣導爆竹煙火施放

桃園市大溪區年度盛事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大溪大禧」系列活動是融合地方信仰與當代文化的重要節慶,桃園市消防局第四大隊圳頂分...

新竹縣長者免費健檢8月起開跑 限額1萬人即日起預約

新竹縣114年長者免費健康檢查即日起開放預約,限額1萬人。凡設籍新竹縣年滿55歲的原住民(民國59年9月30日前出生者)...

影/關西五行粄食登場27日開跑 體驗客庄風情與米食創意

第二屆關西五行粄食節將於7月27日,在關西第一停車場旁展開,當天有結合在地好味及文創的粄食園遊會、粄食押押樂、菜包DI...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