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環保獎金新制 違規被抓到最高罰6千...檢舉人可領3成

為鼓勵共同守護環境,新竹市政府修正「民眾檢舉違反廢棄物清理法案件獎勵辦法」,民眾檢舉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經查證屬實並裁處罰鍰者,可獲得實收罰鍰10%至30%的獎勵金。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為鼓勵共同守護環境,新竹市政府修正「民眾檢舉違反廢棄物清理法案件獎勵辦法」,民眾檢舉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經查證屬實並裁處罰鍰者,可獲得實收罰鍰10%至30%的獎勵金。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為鼓勵共同守護環境,新竹市政府修正「民眾檢舉違反廢棄物清理法案件獎勵辦法」,民眾違反廢棄物清理法可處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檢舉相關案件經查證屬實並裁處罰鍰者,可獲得實收罰鍰10%至30%的獎勵金,其中狗大便未清理可領到30%。

過去新竹市未發放檢舉獎金,新竹市環保局指出,新竹市政府依據廢棄物清理法規定,修正並公布「新竹市民眾檢舉違反廢棄物清理法案件獎勵辦法」,將依違規類型及實收罰鍰金額,核發三種獎勵比例,分別為30%、15%及10%,其中,縱容犬隻排便未清理案件為30%;吐檳榔渣(汁)、亂丟菸蒂或亂丟垃圾(包)案件為15%;其餘案件為10%。

環保局說明,民眾發現違規行為後15日內,可透過書面、電話、傳真或電子郵件等多元管道,敘明違規事實並檢具如車牌號碼、日期、時間、地點等明確違規事證影片向環保局檢舉。

檢舉人應具名並留下聯絡電話、住址及身分證字號,以利逐案列冊並定期發給檢舉獎金。受理民眾檢舉案件後,會先檢視是否符合相關要件,再依職權進行查證,並在違規人繳款結案後,再通知檢舉人領取獎金,所領取之獎金將代扣所得稅20%。

環保局表示,亂丟菸蒂雖然看似微小,卻是影響市容與環境的隱形元凶。菸蒂含有尼古丁與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在自然環境中分解需長達10年以上,不僅會汙染土壤與水源,體積小、難清掃的特性更使其成為地面髒亂的主要來源之一。至於亂丟垃圾除影響市容、造成環境髒亂外,若未及時清理,還可能引發「破窗效應」,加速髒亂點的形成。

環保局強調,市府致力提升市容品質與生活環境,針對亂丟菸蒂及垃圾等行為,持續強化稽查力道,同時運用科技執法提高取締量能。今年1月至7月,已查獲亂丟垃圾254件、亂丟菸蒂224件,均依廢棄物清理法第27條規定,處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

為鼓勵共同守護環境,新竹市政府修正「民眾檢舉違反廢棄物清理法案件獎勵辦法」,民眾檢舉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經查證屬實並裁處罰鍰者,可獲得實收罰鍰10%至30%的獎勵金。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為鼓勵共同守護環境,新竹市政府修正「民眾檢舉違反廢棄物清理法案件獎勵辦法」,民眾檢舉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經查證屬實並裁處罰鍰者,可獲得實收罰鍰10%至30%的獎勵金。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針對亂丟菸蒂及垃圾等行為,新竹市環保局持續強化稽查力道,同時運用科技執法提高取締量能。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針對亂丟菸蒂及垃圾等行為,新竹市環保局持續強化稽查力道,同時運用科技執法提高取締量能。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環保局 新竹 廢棄物

延伸閱讀

頎邦科技空汙造假 公司罰1500萬、3員工判刑 法官:頎邦責任重大

為地方環保局請命 彭啓明:盼縣市首長多給「媽媽關愛眼神」

影/攤販毀市容?香港「街頭絕唱」:小攤文化終將消失

竹市護城河照明不足獲改善 新增46盞矮燈點亮親水步道

相關新聞

桃園市民卡2.0 挨批虛實整合不力

桃園市民卡App停用1年多,今年1月改版重新上架,號稱虛實整合更便利,但桃園審計處發現新款App無法享受實體卡乘車優惠與...

新聞眼/做好衣服改身體 桃園市民卡能不勞民傷財?

新版桃園市民卡App斥資1500萬元研發,耗時一年多,市府信誓旦旦稱新版絕對比舊版好用,優惠也變多,但虛實未整合,使用仍...

其人其事/原民主廚林皓偉 創意料理走紅竹科

新竹縣寶山鄉新城風糖園區旁餐廳FIW FIW,由阿美族主廚林皓偉與妻子黃俞蒨共同經營,夫妻倆青年返鄉,將柑橘、黑糖等在地...

桃園永安工業區落塵惹民怨 環保局鎖定汙染源加強稽查

桃園市新屋區永安工業區內有電廠灰渣處理廠,地方居民抱怨東北季風吹拂,空汙影響當地,希望市府有具體作為。桃園市環保局回應,...

頭份勝麗公設民營托嬰中心揭牌 頭份第2家可收托0到2歲26人、臨托2人

苗栗縣政府在頭份市昌隆廣場社區設置的勝麗公設民營托嬰中心上午揭牌啟用,希望提供優質的托育服務,讓家長減輕負擔並安心工作;...

推新紙錢三燒政策 環境部盼中元普度兼顧環保「維護空氣品質」

為推廣環保的中元普度模式,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表示,鼓勵民眾中元普度時,配合「新紙錢三燒」政策,以減少焚燒紙錢的空氣污染,...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