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緊急救護經驗 彰化縣消防局邀4名日本專家研討

彰化縣消防局緊急救護品質,與彰化基督教醫院合作培訓高級救護技術員(EMT-P),今天並在彰基舉辦研討會,特別邀請日本專家分享經驗,彰化縣長王惠美說,透過此一培訓計畫,預計年底前全縣26個鄉鎮市,至少會有一位高級救護員守護,等於都多了一位救命超人。
彰化縣消防局今年3月與彰基醫院合作,開辦彰化史上第一批高級救護技術員培訓,今天並舉辦「緊急救護高階教育訓練與實務研討會」,出席人員包括彰化縣長王惠美、內政部消防署長蕭煥章、彰化基督教醫院總院長陳穆寬等人,更邀請全日本第二大的救護技術員九州研修所長佐藤敏行及課長板山隆志,分享緊急救護高階教育訓練的規劃、管理及運作模式,並由北九州市消防局急救部長森成司及股長景山拓二,就緊急救護實務及AI的應用進行分享及經驗交流。
消防署長蕭煥章表示,身為彰化人,很高興邀請日本專家前來交流,把一些寶貴的做法引進台灣,不僅提升技術,更呼應王縣長「為人民提供更好服務」施政理念,這次也在介紹引用AI新科技在救災與急救領域的實際運用,相信這是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在國際合作與救援訓練有很多交流空間,一起努力讓世界看到大家的軟實力。
王惠美表示,日本在緊急救護技術及AI應用方面是世界的模範生,而彰化縣也導入AI智能消防系統,這套AI系統就是彰化消防的電子眼,運用監視器偵測火災煙霧、車禍及積水等狀況,即時通報,爭取黃金救援時間,感謝消防署支持及第一線人員付出,加上日本專家經驗分享,相信未來能與國際接軌,持續提升救護品質。
彰化基督教醫院總院長陳穆寬表示,彰基是中部著名的EMT-P合格訓練中心,彰基及員基分院有24小時的葉克膜,且心肺功能停止(OHCA)病患急救存活率及到院前的救護標準都比世界水平高出許多,在救護車上有心電圖及超音波的即時判斷可以連線做即時判讀。今天活動選擇在彰基辦理,顯示臺灣跟日本多年情誼是相當地深厚,都感受到日本對臺灣的大力支持,彰基也全力來配合縣府施政,希望把彰基當成彰化縣政府的彰基,為縣府所用,為社會所用。
消防局表示,根據彰化縣消防局統計,彰化縣去年緊急救護出勤次數高達6萬1716件,平均每天有169輛次的救護車穿梭大街小巷,提供即時救護處置,相當於每8.5分鐘即有1輛救護車出勤,如何透過培育高階救護人員、充實進階救護器材及導入人工智慧(AI)技術,以提升急救效率與傷病患的存活率,因此與彰基合作辦理縣內首批EMT-P訓練,年底結訓後,可讓全縣26鄉鎮市都至少配置1名EMT-P。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