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魚苗放流台中第一「魚兒游去哪?」議員:市府應掌握存活率

台中市議會今進行財經農委員會業務質詢,議員楊典忠表示,中市公私團體申請魚苗放流總數4062萬尾,六都第一,議員認為市府每年編列70萬,編了10幾年,質疑市府未掌握存活率。
根據漁業署「正確放流」統計資料,從2019年至今,各縣市公私團體辦理魚苗放流活動的數量,台中市以4062萬尾魚苗高居台灣西部沿海縣市第一。
台中市海洋資源暨漁業發展所6年放流魚苗2869萬尾,也是六都所屬機關中的第一名。
議員楊典忠說,台中市公私團體申請放流這麼多魚苗,市府有辦法追蹤這些魚游去哪裡?還是魚苗成了海裡其他大魚的午餐?抑或市府放流之後就對魚苗說「祝福你平安長大」就沒事?
楊典忠認為,政策預算編列就要了解執行成效,魚苗放流經費預算編列十幾年,究竟增加多少漁業資源?花的是納稅人的錢,應掌握放生魚苗之後的健康存活率。
副市長黃國榮表示,魚苗放流順利長大、適應不良都有可能,需要長時間觀察追蹤,可以運用科技調查魚苗放流效益,漁業單位應進行了解。
農業局長張敬昌表示,放流魚苗魚種是中央單位規畫,由水試所規劃各縣市放流環境,台中市放流魚種為近海魚種,需要沿海人工海礁,可以避免被大魚吃掉,市府放流與民間放生不能混為一談,放流是專業性的工作,經過研究單位評估才放行,而且從旁做輔導監督。
數位發展局長林谷隆表示,中央數發部數位產業署針對智慧漁業,運用智慧感測器監測外海洋流與水溫,監控魚苗到成魚的生長狀況,會與農業局研究如何導入魚苗放流工作。
依據「水產動物增殖放流限制及應遵行事項」,民間團體或民眾要進行放生、放流要向台中市政府農業局申請,海洋魚苗放流向海資所申請,市政府同意備查後,副本給中央漁業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