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六都施政大體檢/【青年就業篇】青年反映:盼窗口整合、職涯有配套

台中市府雖有就業補助、職訓資源,但多位受訪者指出,缺乏整合式窗口與長期職涯培育配套,對返鄉青年而言,「不是沒補助,而是不知道去哪找、補完沒有後續」。青年看市府政策,與需求仍有落差。
莊先生曾在桃園科技封裝業擔任工程師,年薪逾百萬,生活穩定。為照顧重病父親,今年初他返回清水老家,但3個月來求職無果,坦言找不到青年就業與創業的整合服務窗口。
莊先生說,台中是全台第二大都市,卻缺乏像桃園「青年事務局」的專責機構,他曾試圖走創業之路,考慮投入餐飲業,但高昂的創業成本讓他卻步,「開個攤位就要數十萬,開店更破百萬」,而市府對青年創業的貸款、技職培訓資訊零星分散,難以主動取得。
32歲林先生多次參加市府辦的就業博覽會,求職落空次數遠高於預期。他指出,就業市場與政府數據存在落差,「很多失業者沒有登記、也沒有找工作,是失業黑數,沒被算進官方統計。」
林先生觀察,現場企業偏好特定學歷與年齡層,他也質疑政府的補助政策流於短期救急,「補助金領完就走人」,有些人根本不是想找長期工作,而是跑點換錢。
27歲小凱主修傳播,畢業3年換過5分短期工作,即使參與政府職訓學影音剪輯與基礎程式設計,仍因缺乏實戰經驗找不到工作。他說,政府推數位轉型政策,卻忽略非理工背景青年的處境,「我不是不努力,是看不到努力的可能」,青年需要政府提供能成長的職涯選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