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骨灰樹葬 台南現況已逾萬名先人 評估再增2處植存區
知名女星大S(徐熙媛)因流感併發肺炎逝世,據悉將採環保樹葬也引起討論,台南市從2014年推廣環保自然葬法,在大內及仁德生命紀念園區設有兩處專區,已植存超過1萬位先人,近年來,市民選擇環保葬的比例已突破10%,民政局正評估在溪北再增設2處植存專區。
民政局表示,台南市自2014年設立專區顯示市民對環保葬法的接受度逐年提升。隨著社會觀念的變遷與環保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市民選擇以自然、簡約的方式回歸大地,讓生命延續對環境的關懷。市長黃偉哲上任以來,持續推動環保葬,透過政策引導、優化設施及加強宣導,市民選擇環保葬的比例已突破10%,接受度逐年提高。
民政局說,推廣第1年有148人,但到了2021年每年就逾千人,近3年更達到近2千人,近期有報導,骨灰在樹葬後不易溶於土壤,可能需要挖出並送至焚化爐處理。民政局說環保葬的核心精神是讓骨灰以自然方式回歸大地,透過生物分解作用逐步融入土壤,而非短時間內完全溶解。
民政局指出,植存區每隔一段時間會翻土,以確保土地能循環使用,並在過程中秉持尊重先人及環保永續的原則,不會將骨灰挖出焚化,台南市至今尚未翻土,因已逐漸飽和最近會擇日進行翻土。
民政局說明,樹葬是將骨灰放置在樹下,不立墓碑也不標註姓名,讓骨灰與大自然結合。申請受理後,殯葬人員會協助將骨灰研磨成粉末,裝入環保袋,由家屬與管理者將骨灰安放於選定的樹葬區域。
市長黃偉哲指出,環保葬不僅能減輕家屬後續祭祀負擔,更符合現代人講求自然、簡樸與永續的生活價值。環保葬法兼顧尊重先人、節約土地及環境保護,是城市邁向永續的重要一環。
民政局長姜淋煌表示,環保葬法不僅能減少傳統墓葬對土地資源的佔用,降低環境負擔,並以不立碑、不造墳、不進塔的方式,讓生命紀念園區成為兼具生態與紀念意義的環保空間。
台南市現有2處植存區都在溪南,正評估在溪北增設2處。另外也持續推廣海葬,市府每件補助1萬5千元,目前每年約20多件申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