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呂錦茹無保請回 朱立倫:正義不會被關住 戰鬥仍在繼續

新聞幕後/倒閣意見分歧 蔣萬安驚天一呼 恐無疾而終

台積電法說會後 陸行之拋出這個疑問

嘉義朴子藝閣丟擲小物愈玩愈大 今年「丟40台電視」

嘉義縣朴子市年度宗教盛事配天宮媽祖聖誕祈安遶境,今年真人藝閣遶境「丟40台電視」成為贊境亮點。圖/翻攝朴子天公壇臉書
嘉義縣朴子市年度宗教盛事配天宮媽祖聖誕祈安遶境,今年真人藝閣遶境「丟40台電視」成為贊境亮點。圖/翻攝朴子天公壇臉書

嘉義縣朴子市年度宗教盛事配天宮媽祖聖誕祈安遶境將於19、20日展開,期間真人藝閣遶境不但熱鬧,沿街發送祈福小物甚受歡迎,小物原本以糖果、文創商品等,但今年愈玩愈大,今年「丟40台電視」成為贊境亮點,消息傳出民眾引頸企盼。

朴子市真人藝閣贊境配天宮媽祖聖誕祈安遶境,文獻考證1919年即有此傳統,之後因故中斷,近幾年來地方發起文藝復興,朴子真人藝閣又出現於贊境隊伍,從2、3輛陸續增加,今年更來到25輛,因為雲林北港媽祖今天起也是藝閣盛事,不然數量可能會更多。朴子藝閣雖然規模不比北港藝閣,因標榜丟擲小物很大方,足以和北港拚場。

傳統藝閣會沿街拋送糖果給民眾分享平安幸福,後來出現日常用品、文創商品甚至現金、美金等,今年,豪氣地出現「丟40台電視」。

朴子天公壇主委林博文說,因縣議員黃嫈珺等人帶動,真人藝閣已成地方盛事,天公壇除免費讓低收、單親孩子坐藝閣車外,廟方也贊助妝髮、衣物,以及準備小物讓孩子丟擲,今年更在各界贊助下,募到40台電視。

林博文說,55吋電視以及43吋電視各20台,於19、20兩天分別送出各20台電視,電視兌獎券會裝在扭蛋內,扭蛋2天共計2000顆,除了電視還有精美小禮品,扭蛋將不定點丟躑,請大家關注天公壇藝閣的動向。

他說,有鑑以往有民眾以魚網、雨傘爭搶亂象,為示公平,沿途有宣導車、工作人員勸導,也要求藝閣上的小朋友如果看到,不要朝這些方向丟擲,真心希望在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歡喜獲得祈福扭蛋。天公壇今年有9輛真人藝閣車,考量到交通,路線和配天宮媽祖遶境錯開。

目前朴子真人藝閣有3個團體各自籌辦,分別為朴子天公壇、李文傑和「朴子竹圍一家」,在三方各自努力籌畫下,今年藝閣車25輛創新高。

由於今年配天宮媽祖生恰逢周末,目前參與友宮報名人數已近3萬人,再加上藝閣帶來的人潮效應,這周末朴子街頭恐被擠爆,朴子分局表示,19日至21日會視交通狀況,彈性管制遶境沿線人車通行。

嘉義縣朴子市年度宗教盛事配天宮媽祖聖誕祈安遶境將於19、20日展開,真人藝閣遶境「丟40台電視」成為贊境亮點。圖/翻攝朴子天公壇臉書
嘉義縣朴子市年度宗教盛事配天宮媽祖聖誕祈安遶境將於19、20日展開,真人藝閣遶境「丟40台電視」成為贊境亮點。圖/翻攝朴子天公壇臉書
55吋電視以及43吋電視各20台隱藏在2000顆扭蛋中。圖/翻攝朴子天公壇臉書
55吋電視以及43吋電視各20台隱藏在2000顆扭蛋中。圖/翻攝朴子天公壇臉書

媽祖 朴子 遶境

延伸閱讀

擒抱雙腳離地重摔路邊不理 嘉義逆子害死母被起訴

影/北港朝天宮迎媽祖今登場 炸轎、犁炮震撼畫面曝光

國產署將推出嘉義這筆長照產業住宅區地上權 長照業評估結果曝

大甲媽遶境清水高中廁所髒亂 學生怒批丟光媽祖臉

相關新聞

嘉義烏殼綠竹筍正值產期 連5年外銷加拿大

嘉義縣是全台烏殼綠竹筍最大產地,大林鎮種植面積800公頃,產量居全國之冠,縣府協助蔬果生產合作社外銷加拿大,2021年起...

影/北港朝天宮迎媽祖今登場 炸轎、犁炮震撼畫面曝光

國家重要民俗「北港朝天宮迎媽祖」今天展開為期兩天的遶境活動,獨具特色的炸轎、炸虎爺、犁炮活動,吸引數萬信徒參加,現場炮聲...

司機提前知道「我要搭車」 台南公車智慧等車今年全面上線

台市推動智慧交通及提升無障礙環境,大台南公車「智慧等車」服務功能上線迄今已突破18萬使用人次,也是全國首創針對「等公車」...

全中運台南登場 339校停課6天

全中運今天在台南亞太少棒主球場登場,為期6天,全台近2萬名選手參賽,開幕邀盧廣仲等藝人演出,為確保交通順暢與活動安全,市...

雲林北港媽遶境 63組真人藝閣破紀錄

國家重要民俗「北港朝天宮迎媽祖」昨展開兩天的遶境活動,獨具特色的炸轎、炸虎爺、犁炮,吸引數萬名信徒參加,沿途炮聲隆隆;最...

台南提款機打詐 率先推動露全臉

為打擊詐騙,檢調建議ATM自動櫃員機提款轉帳須露出全臉,台南市長黃偉哲昨宣布率先推動ATM旁加裝辨識系統,若戴口罩或安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