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力拚無罪?虐童剴剴案今開庭 保母姊妹指「他自虐撞頭」

台灣奪2025年全球最便宜旅遊國 美媒大讚4優點

虎尾垃圾禁運7天強力稽查 隊員被飆罵也往肚吞展現決心

虎尾垃圾被禁運7天,清潔隊分頭到各運線稽查,每天辛苦步行逾萬步甚還被人飆罵都隱忍,為的是期待早日恢復正常清運,盼民眾多加配合。記者蔡維斌/攝影
虎尾垃圾被禁運7天,清潔隊分頭到各運線稽查,每天辛苦步行逾萬步甚還被人飆罵都隱忍,為的是期待早日恢復正常清運,盼民眾多加配合。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縣人口僅次於斗六市的虎尾鎮,最近垃圾處理連遭退運5次,甚因含土石被禁運7天。清潔隊為決心讓垃圾車早日恢復正常清運,即日起每條清運路線加派3人稽查,不符標準即退回,強力稽查即便有時遭飆髒話,但仍隱忍勸導,籲請民眾多加配合一起落實分類。

雲林縣府新修訂「雲林鄉鎮垃圾進廠焚化管制規定」今年3月起跑,凡同一輛垃圾車單月2次違規即禁運2天、3次違規禁運5天,若夾帶可能損壞焚化爐設備的廢棄物則禁運7天。

雲林人口數第2位的虎尾鎮,最近垃圾車送焚化處理前,被發現有部分垃圾袋內有土石、大型石塊等,被認定嚴重違規禁運7天,這也是今年被退運5次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違規,清潔隊抽調人力組成稽查隊,展開嚴格稽查。

清潔隊長張淙源說,15名稽查員分派鎮內10條清運路線,平均每線約有3人分頭不定時不定點抽查垃圾是否落實分類,不符規定則請重新分類好才能丟入垃圾車,為落實強力稽查,即日起20處夜間定點清運處,也加派人力檢查,下周起其他12處晨間定點清運處,也會加強稽查,等同全鎮的清運點都有人稽查。

為決心達到落實分類稽查,多位清潔隊員1周來幾乎天天步行逾萬步,有時遇到不理性的民眾,勸導時還被飆髒話,隊員說,只能無奈往肚裡吞,但不論如何真的希望大家多多配合落實分類,否則垃圾車進不了焚化場,吃虧的還是整個虎尾鎮。

清潔隊說,目前常見違規以一般垃圾夾帶葉菜廚餘及便當盒容器最多,許多人也誤將蛋殼視為一般垃圾,其實應為生廚餘,目前已印製大批宣導單教導分類,若屢勸不聽,不排除開罰。

環保局指出,今年到4月中被退運87車次,退運量達1320公噸,但每月平均清運量已從去年11890公噸降至今年11585公噸,減量約2.6%,其中一般垃圾減量最顯著、廚餘回收也大幅增加,今年1、2月垃圾量比去年同期少9%、廚餘回收增加14%,所以落實分類才是減量良方。

虎尾垃圾只有少數零星垃圾袋被查獲藏有石塊,就被禁運7天。記者蔡維斌/翻攝
虎尾垃圾只有少數零星垃圾袋被查獲藏有石塊,就被禁運7天。記者蔡維斌/翻攝
虎尾垃圾被禁運7天,清潔隊分頭到各運線稽查,每天辛苦步行逾萬步甚還被人飆罵都隱忍,為的是期待早日恢復正常清運,盼民眾多加配合。記者蔡維斌/攝影
虎尾垃圾被禁運7天,清潔隊分頭到各運線稽查,每天辛苦步行逾萬步甚還被人飆罵都隱忍,為的是期待早日恢復正常清運,盼民眾多加配合。記者蔡維斌/攝影
垃圾焚化前都會加強稽查,一旦查含違規物即禁止入場。記者蔡維斌/翻攝
垃圾焚化前都會加強稽查,一旦查含違規物即禁止入場。記者蔡維斌/翻攝

垃圾車 廚餘 雲林

延伸閱讀

80歲老翁門口準備丟垃圾 竟遭垃圾車撞傷一度卡車底

用藝術溝通 50名國內外藝術家齊聚雲林交流

萬華快喘不過氣…45輛垃圾車遷移 里長跳腳2千人連署抗議

高雄女騎士撞垃圾車倒地送醫不治 死者姊姊傷心PO文尋真相

相關新聞

垃圾遭禁運 雲林虎尾嚴查分類

雲林縣政府上月起對未落實垃圾分類被退運者,進一步祭出禁運措施,然而人口僅次於斗六市的虎尾鎮,最近垃圾處理連遭退運5次,甚...

雲林縣府和朝天宮首推限定版北港進香旗 上縣府官網就有中獎機會

獲列國家重要民俗的「北港進香」最具代表性的進香旗,也是人與神之間的信仰象徵,因應白沙屯媽祖到來,雲林縣府首度和朝天宮聯手...

爸媽家常菜、爺奶拿手絕活端上來 台南「首惜廚師」報名

許多家庭都有孩子愛吃的家常菜,乃至你是否曾用外觀平淡無奇的蔬果煮出讓人驚艷的佳餚?南市環保局舉辦「首惜廚師甄選活動」,邀...

偏鄉童學習科技說家鄉事 展現創意與韌性

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舉辦偏鄉兒童課輔班成果發表會,孩童透過設計動畫、撰寫程式和操作機器人等科技與創作,慢慢建立與土地連結...

水稻邁入孕穗期多處發生穗稻熱 農改場籲農友防治

台灣栽培面積最多的作物水稻各產區將進入「孕穗期」,早植水稻陸續抽穗,因監測發現穗稻熱病多處發病嚴重,加上梅雨季將至,氣候...

雲林六房天上聖母32件百年儀仗組修復 重現昔日光采

雲林六房天上聖母儀仗組歷經百餘年使用造成受損,近日委外修復完成;縣府表示,其中2對執事牌、1對龍頭仗、1對衡仗已登錄為古...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