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神之都!台南開辦「宮廟博物館」認證助打造文化品牌

為保存宮廟內豐富多元的傳統工藝文化,台南市自2022年起推動「宮廟博物館」計畫,率全國之先建立認證制度,盼透過制度化運作,協助廟宇保存、活用並推廣工藝資產。即日起至6月2日止,凡設籍台南、依法登記立案的寺廟、宗教財團法人或宗教社會團體皆可提出申請。
文化局今天上午在首間獲認證的「台灣首廟天壇」舉辦徵件記者會,同步舉行徵件說明會,並公布懶人包,說明申請流程、文件準備及注意事項,盼降低廟方參與門檻,吸引更多宮廟投入。
文化局長黃雅玲表示,「宮廟博物館」不僅是文化資產保存的制度創新,也將結合數位應用,未來計畫將宮廟神獸轉化為IP形象,打造年輕世代更易親近的文化品牌,讓傳統工藝走入生活、走向永續。
文化局指出,該計畫推動至今已有7間宮廟完成認證,包括天壇燈光營造、府城隍廟語音導覽、三寮灣東隆宮文物展示等,皆具示範意義。去年首次開放申請時,共有13間宮廟通過初審,參與工藝盤點與輔導工作坊,深入認識自身文資特色,如柳營代天院人間國寶王保原的大型泥塑、開基靈祐宮的工藝導覽等,皆展現文化傳承潛力。
副市長葉澤山表示,「宮廟博物館計畫」推動以來,除透過盤點宮廟內的工藝資源,發掘精緻且極具在地性的工藝作品外,亦透過輔導培力,協助參與宮廟保存、維護、活用及推廣這些重要資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