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採血不等於抽血?台師大調查曝4大疑點待釐清

山友愛用輕巧好用登山竹杖 善心企業於雲林熱門步道免費提供

善心企業在雲林林內鄉龍過脈步道口設置愛心竹杖架,免費提供好用的登山竹杖。記者蔡維斌/翻攝
善心企業在雲林林內鄉龍過脈步道口設置愛心竹杖架,免費提供好用的登山竹杖。記者蔡維斌/翻攝

郊山型步道深受青睞,休閒運動人潮大增,登山杖是必備輔具,近年風行用竹子製作的「竹杖」,輕巧好用又安全,前年林保署南投分署曾在幾處登山口試辦免費提供竹杖,深受好評,長盛工程公司今年延續愛心,特捐贈用廢竹製作而成的100支竹杖,放置在雲林熱門的林內龍過脈步道三個登山口供民眾自由使用。

林保署南投分署管轄彰化、南投、雲林等3縣市森林步道,近年登山健行的民眾大增,尤其雲林縣林內龍過脈森林步道,因起伏不大路況佳、景色視野俱佳、老少都適合,每到假日有不少民眾是全家一起踏青,平日也有許多三五好友結伴同行,成為雲林熱門步道之一。

為讓民眾行走更加便利、安全,同時也藉以推廣國產優質竹材,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特以南投竹山的竹材加工做成愛心竹杖,於112年度試辦「愛心杖」,在龍過脈步道的濟公廟、坪頂、鐵管坑等三個登山入口處設置愛心杖架,放置竹杖供山友使用,深受喜愛和好評。

陳姓資深山友說,登山必備的登山杖,除可輔助步行穩定,且遇有危險動物出現也可自我保護,一般登山杖以碳纖維、鋁合金和鈦合金製作也很輕巧,但分節式容易損壞,竹杖不僅輕巧握感好,一支可用數十年也不壞,且用竹子做的環保「卡自然」。

長盛工程公司響應林保署南投分署的貼心,也捐贈百支愛心竹杖,一樣置於濟公廟、坪頂、鐵管坑等3個登山口,愛心延續民眾可自由取用,使用完畢要放回原處,讓其他有需要民眾繼續使用。

南投分署指出,龍過脈森林步道因登山人潮日增,不少步道、護欄、設施都已損壞,南投分署於6月25日至9月30日封閉鐵管坑至坪頂路線(C、D線)施工,施工期間請改走濟公廟至鐵管坑路線(A、B線)或其他步道,並請配合施工管制勿強行通過,同時也請遵守無痕山林7大準則,把垃圾帶下山,維護乾淨的山林環境,並注意氣象報告,天氣不穩定減少入山,以保安全。

善心企業在雲林林內鄉龍過脈步道口設置愛心竹杖架,免費提供好用的登山竹杖。記者蔡維斌/翻攝
善心企業在雲林林內鄉龍過脈步道口設置愛心竹杖架,免費提供好用的登山竹杖。記者蔡維斌/翻攝
雲林林內鄉龍過脈部分步道施工修繕中,請民眾改道。記者蔡維斌/翻攝
雲林林內鄉龍過脈部分步道施工修繕中,請民眾改道。記者蔡維斌/翻攝
善心企業在雲林林內鄉龍過脈步道口設置愛心竹杖架,免費提供好用的登山竹杖。記者蔡維斌/翻攝
善心企業在雲林林內鄉龍過脈步道口設置愛心竹杖架,免費提供好用的登山竹杖。記者蔡維斌/翻攝

雲林 登山步道 愛心 山友 南投

延伸閱讀

全運會10月登場 雲林代表隊服今公開發表

雲林斗六後火車站周邊35條道路改善 估交通黑暗期近3個月

南投首任消防局長林聰吉奉獻26年退休 許淑華致謝

雲林查獲全台首件罷免賭盤 網友啤酒下注罷免席次4人送辦

相關新聞

台南原眷戶水交社園區走讀老照片 重溫眷村點滴

一群原台南眷戶今天在舊城第一高峰-桂子山集結,走訪南區原眷村-水交社文化園區,再以眷村老照片說著當年生活點滴及故事,走入...

《Woo! se mêler!共創交疊的城市未來》 嘉義市願景館熱鬧登場

嘉義市政府「十大旗艦計畫」的整合與串連,讓城市一步步邁向「以人為本、讓市民有感」的宜居城市願景。為了讓民眾更加了解嘉義市在城市發展上的努力,嘉義之心城市願景館於今年推出年度主題策展…

嘉惠長照需求民眾!嘉義朴子配天宮捐2輛復康巴士 縣長代表接受

嘉義朴子配天宮捐贈縣府社會局2輛復康巴士,提升長照交通接送量能,嘉惠失能長者及身心障礙者,縣長翁章梁今天代表接受,並參拜...

台南極限運動場使用25年 市府追加200萬、編列2650萬重新修繕

台南市立極限運動場使用至今已25年,設備老舊,南市府體育局規畫整修,原預算2450萬元,因多次公開招標流標,議會民政委員...

古坑麻園百年老榕10級強風吹倒 村民找樹醫生聯手搶救成功

雲林縣古坑鄉麻園村一棵百年老榕,雖未列冊保護卻是全村共同回憶,丹娜絲颱風連根拔起,村民憂心天氣炎熱根系失水死亡,細心澆水...

垃圾車通常行駛回收車前方 雲林土庫率先換位原因是這樣

全國垃圾清運通常垃圾車行駛在前、回收車在後,雲林縣土庫鎮率先將從8月1日起調整兩車順序,改由回收車在前,鎮公所表示,作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