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糖廠棕色面紗 雲林打造鐵道文化新地景

雲林縣府為推動北港觀光,啟動北港糖廠鐵道地景文化空間營造計畫,去年已完成一期工程,今年再自籌1.2億元進行二期工程,今天開工,將結合媽祖與鐵道特色打造糖鐵休憩空間,預計明年7月完工,縣長張麗善表示,盼藉此讓北港香客變遊客,活絡地方經濟。
北港糖廠擁有完整的糖業生產設施、倉庫群及鐵道地景,已關廠停產20年,是雲林縣少數的工業遺址,張麗善形容其為渾然天成的「糖業文化生態博物館」,縣府今進行北港糖廠鐵道地景文化空間營造計畫二期工程動工典禮,台糖公司雲嘉區處長蘇建元、張麗善、立委張嘉郡、雲林縣副議長蔡咏鍀、北港鎮長蕭美文等人一同祈福工程順利。
張麗善說,北港每年有很多香客造訪,縣府從北港糖廠活化開始,透過鐵道文化空間營造,希望讓香客變遊客,一期工程已完工,二期工程將投入1.2億元,將連結媽祖大橋的2公頃空間活動,讓鐵道文化觀光更具完整性,未來香客到北港多了一處遊憩空間,可以增加消費、甚至住宿一宿,帶動地方經濟,「這1.2億元花得很有意義」。
縣府城鄉發展處長林長造表示,二期工程將連結媽祖大橋活化,融入媽祖、鐵道元素,新增鐵道沙龍、蔗裡有媽祖、追日驛站、向陽草坪、糖跡迷蹤、水道走廊、浮動廣場、廁所和展覽室等區域,預計明年7月前完工,藉此改變雲林城鄉風貌。
北港朝天宮目前亦正在規畫重新整修香客大樓,副議長、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說,北港糖廠活化後將打開北港門面,可望吸引許多遊客,朝天宮香客大樓整修後可讓香客、遊客有舒適的休息地方,相信未來北港不僅風華再現、保有在地文化,也走在時代尖端。
張嘉郡說,糖鐵環境的改善,是北港人的願望與期待,香客、遊客定能感受到北港的人文環境大幅提升。
北港糖廠鐵道地景文化空間營造屬於縣府推動的雲西文化觀光遊憩廊帶之一,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說,糖鐵地景不僅打開棕色工業面紗、傳承歷史資產價值,並轉換為環境教育以及遊憩經濟機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