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vidia財報將至!散戶狂砸逾1800億買股 賭AI天之驕子逆轉勝

解決病患塞爆急診 衛福部最新決議部立醫院開綠色通道

守住生死戰!慶祝中華隊晉級WBC正賽 超商推買一送一優惠

去年花四分之一「救命錢」辦活動 高市府挨批

高雄市今年萬聖節活動吸引8萬人參與,活動經費包含300萬元第二預備金,引來民代批評。圖/高市府提供 徐白櫻
高雄市今年萬聖節活動吸引8萬人參與,活動經費包含300萬元第二預備金,引來民代批評。圖/高市府提供 徐白櫻

縣市政府編列的第二預備金向來被視為「救命錢」,多半用在救災、搶險等項目,高市民代不滿高雄市府去年花1.04億元的預備金辦跨年、彩繪、海洋派對及萬聖節等活動,比率高達四分之一,市府變活動公司。市長陳其邁強調合於規定,各縣市政府作法不同,去年較沒有颱風,二備金能用在更多用途,施政靈活調度。

議員許采蓁追查發現,市府去年花1.04億元第二預備金辦活動,包括台灣科技文化大會(TTXC)3550萬元、蓮池潭節慶1950萬元、高雄觀光亮點活動1500萬元、旗后燈塔彩繪1472萬元、海洋派對250萬元等;沒有二備金用在水利局。

比較其他五都,北市700萬元辦長青及青年展演、新北掛零、中市辦國慶焰火及新社花海共1600萬元,台南主要用在台灣燈會4900萬元及故宮特展275萬元,另在登革熱防治與治水花1億。

許采蓁說,前市長韓國瑜花三分之一的二備金防治登革熱及治水清淤,當時被酸浪費救命錢;如今陳其邁卻把四分之一的預備金辦活動,今年海洋派對已有2千萬元預算,二備金再給200萬元,萬聖節已有1200萬元預算,二備金再給300萬元。

「讓人完全無法認同!」許采蓁批,她可以接受今年市長花二備金補助颱風受災市民,不過涵蓋社會局動用200萬元兒少福利預算在內,萬聖節共花1500萬元,卻推託兒童罕病早療延長補助年限要明年才有錢編列,難道辦活動比照顧重症兒少及弱勢重要。

社會局長蔡宛芬說,補助活動符合規定,涉及修法才延至明年編列罕病早療延長預算,會研擬先行補助。

陳其邁說,二備金規範明確,如防汛道路、農路、水路及議員建議地方臨時急辦支出,以往市府年節沒有兒童節目,才推出為兒童節、萬聖節、春節的冬日遊樂,不讓兒少權益受損。

市府補充說明,今年二備金已核准29案、總金額2.54億元,水利局9800萬元,凱米颱風泡水車慰問、抽水站防汛及水閘門等項目,與環保局7800萬元災後救災人員等相關費用。此外,預算運用要以成果最大化為目標,以TTXC活動為例,花3550萬元吸引超過200萬人次,相較2024 TRENDY TAIPEI潮台北活動以7234萬元辦理,僅10萬人參與。

凱米颱風 萬聖節 陳其邁

延伸閱讀

12強賽/曾助陳傑憲母親關懷弱勢 陳其邁:只是做該做的事

台積電高雄2奈米廠進機 園區公共建設進度穩定

議員憂財劃法對高雄3千億債務不利 陳其邁:多和韓市長溝通

【重磅快評】高評價、高負評 陳其邁為何討喜又討厭?

相關新聞

獨/永遠熄燈!高雄衛生局抄空龍發堂 強制安置4名精神病患

高雄龍發堂2018年解散後,堂方仍持續收容住民,至少留置27人,7年多來,衛生局陸續轉介移出,不料卻爆發法師涉嫌施虐案,...

高雄TPASS月票今早大當機 學生「全擠在捷運站」進不去

全台推行TPASS月票,許多通勤族使用手機購買月票後,可由手機產生QRcode進出各類大眾運輸工具;但高雄今早發生TPA...

澎湖縣府傳職場霸凌 處長認了動怒:下屬一個月僅5天在辦公廳

澎湖縣教育處長林長安遭部屬投訴,經常在辦公室辱罵下屬,導致公務員飽受精神折磨。該名部屬已經提出霸凌並提告;林長安則在縣府...

屏東市元旦健走紀念品包包超夯 今公告3月14開放補領

屏東市公所舉辦元旦升旗典禮暨健走,吸引逾萬人參與,人潮爆量,今年改送後背包當紀念品,現場1萬份全發完還不夠,現場改發兌換...

高雄捷運橘線突故障「通勤遊客卡在列車」 緊急搶修中

高雄捷運橘線今早有輛列車在大寮站與鳳山國中站之間發生故障、卡在中途不動,許多通勤民眾在停駛捷運車廂上面苦等;高捷公司目前...

潮州六姐妹火辣旗袍跳素蘭陣 詭笑阿伯伸右腳險絆倒…舞團強力譴責

「屏東包家潮州六姐妹」廟會舞團以跳素蘭陣聞名,日前卻發生六姐妹參加廟會活動時,有位阿伯突然伸出自己的右腳,試圖絆倒其中一位表演者,讓舞者差點當眾跌倒。事件曝光後,「潮州六姐妹」發聲表示,強力譴責該名觀眾的危害行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