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瓊林蔡氏宗親清明祭祖 軍營掃墓成金門特有景象

清明節將屆,金門瓊林蔡氏宗親今天前往金防部核心地帶的太武山管制區內祭掃祖墳,傳承百年家族傳統,今年天公作美,祭祖活動吸引約500人參與,儀式莊嚴盛大,祭拜結束後,族人依循傳統,在營區內擺設流水席「吃頭」,以共享祭品聯繫宗親情感。
蔡氏宗親在每年清明前夕,都依例前往軍營內祭祖,掃祭五世祖蔡靜山、十三世祖蔡安所與二十世祖蔡攀龍的墓園,特別是蔡攀龍墓,作為清朝嘉慶年間福建水師提督的陵墓,更被列為金門縣定三級古蹟。
據了解,當年國民政府撤退到金門,軍方將部分土地劃為軍事營區,導致許多居民祖墳被納入管制範圍,以致出現每年清明許多金門鄉親要「進軍方營區掃墓」如此金門特有的奇景;蔡氏祖墳就是其中之一,蔡氏宗親會共有3座祖墳位於金防部內,包括蔡氏五世祖蔡靜山、十三世祖蔡安所、二十世祖蔡攀龍,金門鄉親每年須特別申請入營掃墓,形成島上獨特的清明文化景觀。
今年的祭祖儀式於上午9點多舉行,由輪值頭家準備三牲、酒香、四角燈等祭品,由主獻官率領族人依傳統禮儀祭拜祖先,掃墓結束後,蔡氏族人就地擺設流水席「吃頭」,席開約60桌。
首次返鄉參與的蔡翊凡表示,自己長年在台北工作,這次特地請假回金門祭祖,看到眾多族人依循古禮祭拜,內心十分感動,更難得的是,現場遇到許久不見的親朋好友,大家相互寒暄問候,「博感情」的氛圍濃厚,讓他深刻感受到家族的凝聚力。
財團法人瓊林蔡氏十七郎公裔孫基金會董事長蔡其雍在會中說明,蔡攀龍墓於2016年莫蘭蒂颱風侵襲後受損,文化局正規劃申請中央經費,預計今年啟動修復工程,原本修復規劃設計費用約180萬元,經他向文化局等單位爭取後,僅需支付自籌款10%,約18萬元即可,大幅減輕基金會的財務負擔。
據了解,蔡其雍接任董事長近兩年來,基金會理財有成,今年的流水席費用全數由基金會負擔,讓每位「頭家」免去數萬元的支出,現場鄉親紛紛報以熱烈掌聲,表達肯定與感謝。
瓊林里長蔡懷芝表示,這是蔡氏宗親最重要的家族活動之一,象徵慎終追遠的精神,但早年祭祀後,族人便席地而坐,當場享用牲禮、果品,演變至今已改為「辦桌」,且還有椅子可坐,讓年長者與族人能更舒適地用餐,維繫宗親情誼。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