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鎖金門年年重演!退休教師呼籲制定交通應變SOP

每逢霧季,金門機場因天候不佳造成班機大亂的情事,總是年年重演。日前再度發生上千名旅客因大霧滯留金門機場,讓許多無法回家的民眾焦急萬分,引發民怨。嘉義賴姓退休高工教師對此感同身受,PO文指出去年他也曾受困金門兩日,最後輾轉搭船返台,他曾在行政院「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連署,主張制定「金馬霧季交通處理辦法」,卻乏人問津,讓他不禁感嘆「政府根本不在意!」
賴姓教師表示,金馬地區每年3至5月,受地形與氣候影響,常出現大霧瀰漫現象,導致航班停飛幾乎成為常態,旅客滯留問題年年發生,政府卻始終未有根本作為,他指出,當時很多旅客在機場、旅館與碼頭之間奔波,候補資訊混亂,讓民眾疲於奔命,尤其高齡長者和行動不便者,更是身心俱疲。
「回家的路,怎麼這麼難走?」他認為政府應儘速制定金馬霧季的應變SOP(標準作業流程),包含飛航中斷時的資訊整合、替代交通規劃與弱勢乘客協助機制,讓民眾能安心往返金馬兩地。
對此,有網友留言指出,「霧季停飛是為了安全,氣候問題誰也無法控制,全世界航空業者都是如此。」也有人認為,這段時間要去金馬旅客應該有心理準備,因天候問題延誤,最好都能留幾天預備期。
金門縣政府表示,實際上早已有「霧季ABC疏運計畫」應對。觀光處長許績鑫說明,A計畫為即時協調加開航班;B計畫是啟動海空聯運機制,透過替代港口安排備援船班;C計畫則是協調國防部出動軍用運輸機。不過,由於船班座位數少、航程長,且搭乘意願不高,加上軍機協調涉及層層程序,啟動效率仍存挑戰。
也有旅客建議中央應補助金門建造高速客輪,以縮短海上通行時間,對此,縣府指出,目前備援船班多停靠嘉義布袋或台中港,橫渡黑水溝時間長、風浪大,旅程顛簸,使用人數有限,難以成為常態選項,過去春節包船實驗每航次僅150席,實際搭載人數並不多。
在地民眾,金門人往返本島習慣搭飛機,搭船動輒4至6小時,過程太折騰,很多人受不了,尤其要橫跨台灣海峽,如果海象不佳,常讓人吐到不行,實在沒飛機可搭才會選擇搭船。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